菩萨蛮

西风送雨鸣庭树。
嫩寒先到孤眠处。
愁极梦频惊。
马嘶天渐明。
千林枫叶赤。
寒事催刀尺。
树杪又斜阳。
迢迢归路长。

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宋代袁去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内心的描写,表达了孤寂和离愁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风送雨鸣庭树。
嫩寒先到孤眠处。
愁极梦频惊。
马嘶天渐明。
千林枫叶赤。
寒事催刀尺。
树杪又斜阳。
迢迢归路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寒冷的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内心的感受,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和孤寂之情。

首两句“西风送雨鸣庭树,嫩寒先到孤眠处”描绘了秋天的风雨声传入庭院,寒气逐渐侵袭孤独的寝室,表现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写道“愁极梦频惊,马嘶天渐明”,表达了内心极度忧愁的状态,梦境频繁惊醒,天色渐渐明亮,暗示了一个漫长孤寂的夜晚即将过去。

下半首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离愁。诗中的“千林枫叶赤”描绘了秋天林中红叶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离别的寓意。接着,诗人写道“寒事催刀尺,树杪又斜阳”,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催促着刀尺的割裁工作,同时夕阳又斜照在树梢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离别的迫切感。最后一句“迢迢归路长”表达了漫长的归途,强调了诗中人物的离愁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的内心反映了作者袁去华在寒冷秋夜中的离愁和孤寂之情。通过对季节的描写和景物的隐喻,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物的情感相融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美感。

诗词推荐

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

菩萨

遗墨固藏神,希圣非立我。断后辄无前,实石即虚左。品定赋纤洪,义明分勇懦。端木语卫文,洙泗皆卿佐。孔子叙夷齐,后进尚嵬琐。从来一大事,几作鸿毛荷。知非言所及,结网鱼受课。谁持空空质,放纵无不可。兹门小精庐,荒寂众万过。欣余二三子,拙力守饥卧。杨花安得揽,飞去

菩萨

白紵乌纱不耐凉,晚风吹月上莓墙。旧书重读添新味,二尺檠边夜正长。

菩萨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菩萨

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

菩萨

庚岭香前亲写得。子细看、粉匀无迹。月殿休寻觅。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不要青春闲用力。也会寄、江南信息。著意应难摘。留与梨花,此并真颜色。

菩萨

天光交光地欲无,中间老子独轩渠。一蓑渔隐真堪画,万玉龙骧不可屠。已卜菑畲何幸甚,却怜蓝缕更愁如。莫将此惠长私楚,好上甘泉扈属车。

菩萨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菩萨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菩萨

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菩萨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菩萨

编茅为屋荻为帘,老小团栾苦乐兼。乐岁输丁犹未了,饥年家口更堪添。

菩萨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菩萨

楼迥迷云日,溪深涨晓沙。年来悴憔费铅华。楼上一天春思、浩无涯。罗带宽腰素,真珠溜脸霞。海棠开尽柳飞花。薄倖只知游荡、不思家。

菩萨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菩萨

环湖曲曲露香清,醉袖褰风取意行。翻爱李园方沼碧,界金几朵艳羞頳。

菩萨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游嘉景胜仙乡。玉炉烟直风初静,银汉云消日正长。柳带似眉全展绿,杏苞如脸半开香。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低槛晚晴笼翡翠,小池波暖浴鸳鸯。马嘶广陌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阳。比屋管弦呈妙曲,连营罗绮斗时妆。全吴霸越千年后,独此升平显万方。

菩萨

楮衾滴破松梢露,草屦淘穿石缝泉。猿在岭头声未断,道人月下伴云眠。

菩萨

势凌空碧小嶕嶢,秀木成阴映断桥。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菩萨

翚飞绮构成,宾至得佳名。岫列千螺出,江涵匹练平。吟看客帆度,坐见钓舟横。独倚雕阑外,令人心骨清。

菩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