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作品评述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唐代樊忱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写了作者在净境重阳节上登上了慈恩寺的浮图,观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借此寓意着欢庆佳节。

诗词中写道,“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净境指的是慈恩寺这一美丽的地方,而重阳节是一个人们欢庆的佳节,这里描绘了热闹喜庆的场景。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诗词的下一句讲述了作者登上浮图的情景。插萸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登上鹫岭可以一览众山小,坐在高高的蜂台上临览菊花,观赏秋景。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这句诗词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十地指的是佛法中的十地菩萨,表示吉祥之意。瑞景则代表吉庆的景象,这里用数字十和数字三的组合,形象地表达了美丽景色的吉祥之意。

“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诗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这美景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秋风词更远”表示此时秋天的诗意更加深远,而“窃抃乐康哉”则表达了作者享受此时的喜悦和舒适之感。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登上慈恩寺浮图后欣赏到的美景。通过描写山景、菊花和秋天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快乐,同时也祝福了读者在重阳节的快乐和吉祥。

诗词推荐

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双双春燕颺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织条并舞腰。

已经和靖吟半树,又入花光画折枝。此语便经三百载,此格又阅景炎时。

春草青青绕阖庐,山深石径转崎岖。空闻落日腾金虎,无复三泉掞玉凫。陆羽井深春雨歇,生公石在白云孤。伤心莫问鱼肠剑,怨逐秋声上辘轳。

春色到酴醿,人在酴醿花底。花扑尊罍香透,远胜烧沈水。一杯聊复对东风,为祝千千岁。作楫和羹事了,归去骑箕尾。

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

傥欲昌身诗莫时,折腰也莫叹凄凉。上书假传非无例,慷慨相期入皂囊。

十旬五旬病,三日两日饿。闭门本求安,岁月不可过。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西风吹楸林,木叶朝来堕。夕阳下城头,蟋蟀鸣户左。褰裳临溪水,照影非昔我。悲歌动邻里,惨惨风满座。怀深声愈凄,辞绝意难和。人生一世间,太半逢坎坷。为乐须及时,倏忽伤老大。

来住清凉寺,匆匆一个月。闲时闲有余,忙时忙不彻。谁知忙与闲,秤锤浑是铁。舜若多神笑点头,骄梵钵提长吐舌。

茶山丈人厌嚣哗,幅巾每访博士家,小亭谈笑不知暮,往往城上闻吹笳。兴来杰作粲珠璧,岁久妙墨亡龙蛇。郎君弟子多白发,回头日月如奔车。徐卿赤城古仙子,十年四海推才华。览观陈迹喜不寐,旋补罅漏支倾斜。曲池还浸古来月,丛莽忽见当时花。重题旧句照高栋,力振风雅排淫哇。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多欢,江湖幸有宽闲处。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湓波已近见康庐,风月烟云自卷舒。白鸟归来閒似我,向山深处认巢居。

脱冠残发冷飕飀,北斗阑干河汉秋。木末有风栖鹊起,亭皋无月乱萤流。酒悭仅得时时醉,诗退难禁夜夜愁。欲睡不妨还小立,一声菱唱起沧州。

古云七尺驱,不及一尺面。纷纷阅人久,过眼今乃见。吾弟外门杰,籍甚东周彦。澜翻倒三峡,浩博横万卷。不减王夷甫,似是曹子建。抱负三十年,始遇相君荐。声名彻当宁,赐对金銮殿。乃不留石渠,颇动荐绅叹。大藩须按察,此事君亦漫。遥知闭斋阁,幽讨在几案。岁月局上消,山水

文度何须膝上,阿奴姑可目前。载驰载驱王事,一喜一惧父年。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杨柳藏鸦。又是无言飐落花。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