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题晦之城南秋堂》
拼音和注音
fén yáng sūn zǐ jiǔ wàng jī , wàn juàn jīng shū yǐn cuì w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孙子:〈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翠微:(书)(名)青绿的山色,也泛指青山:苍苍横~。
经书:(名)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典籍,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汾阳:1.汾水之北地区。2.汾射,指隐士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汾阳孙子久忘机,万卷经书隐翠微。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时见白云飞。
岩花色映乌纱帽,涧水声寒薜荔衣。
想是过庭趋讲暇,也应城市往来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