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邓云霄的《游衡山诗十二首(其九)》
拼音和注音
jī quǎn dòng xiān wàng jiǎ zǐ , fú yóu rén shì zì chū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甲子: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
人世:人间;世间。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蜉蝣:1.亦作"蜉蝤"。2.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3.比喻微小的生命。4.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5.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邓云霄
不详
原诗
怀岳何须赋四愁,官闲常得采真游。
水帘斜挂黄姑渚,天柱高撑白玉楼。
鸡犬洞仙忘甲子,蜉蝣人世自春秋。
休誇眼底穷三界,海外还闻更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