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毛澄的《都门怀古(其四)》
拼音和注音
wēng zhòng qiū tái yī zhǐ sūn , xiāo míng qǐ niǎn yù huáng 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苔衣:泛指苔藓。
仲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翁仲:翁仲wēngzhòng传说阮翁仲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边,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状铸成铜人。后指铜像或石像,也专指墓前的石人
毛澄
不详
原诗
翁仲秋苔衣只孙,枭鸣起辇峪黄昏。
幔城此日荒银海,幄殿当时驻铁门。
禦酒西风花尽落,清歌南内水犹浑。
蟠龙贴地穹庐月,一舞天魔有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