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洪适的《次韵董伯鲁》
拼音和注音
bù cí yán yì qiān shān xiǎn , kěn zuò líng zhāi shí rì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山:极言山多。山名。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为长白山的支脉。上有月芽、钵盂、笔架等十余峰。奇峰叠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十日: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山险:山险shānxiǎn山势险要,难于攀登的地方。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原诗
读破群书有远谋,逢时便可动凝旒。
不辞岩邑千山险,肯作铃斋十日留。
辩舌未容蠡测海,归心已梦蝶为周。
松关万一逢佳友,为说相如故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