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醉后作短歌十一章(其七)》
拼音和注音
jīn liáng tiáo tiáo yī qiān lǐ , chē mǎ fēn fēn xíng wèi y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纷纷:(形)繁多而杂乱:议论~。②(副)接连不断地:大家~报名。
迢迢:1.形容遥远。也作“迢递”2.漫长;长久。3.高耸的样子。
车马:〈名〉车辆和马匹,泛指交通工具。
津梁:(书)(名)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作用的事物和方法。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黄鹂作歌蝴蝶舞,高楼蛾眉一生苦。
关山明月秋夜长,可怜门外无津梁。
津梁迢迢一千里,车马纷纷行未已。
出门者愁,归来者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