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卫广文以荔支诗见示赋此奉酬并以为寿》
拼音和注音
lán líng jì jiǔ hé céng lǎo , tiān lù chuán jīng yì wèi c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祭酒:1.酹酒祭祀或祭奠。《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圣祖截髮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2.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3.饯别酒。4.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我师程瑶笙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郎士宁的意味。”
传经:传经chuánjīng∶旧指传授儒家经典∶传授经验
天禄:1.天赐的福禄。2.动物名。3.汉代贮藏典籍的宫殿。4.辽世宗的年号(西元947~951)。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汉时王逸推能赋,君复风华似叔师。
甘液含消中圣后,香琼饵罢得仙时。
兰陵祭酒何曾老,天禄传经亦未迟。
首夏清和看欲近,先红犀角望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