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酒歌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作品评述

《蜜酒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珠为浆玉为醴,
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
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
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
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
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
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
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
蜜蜂大胜监河侯。

中文译文:
珍珠成为浆液,玉石变成醴酒,
六月里农夫满身汗水。
不如春天的坛子自然生香气,
蜜蜂为耕耘而花朵成了米。

一天小火煮沸,鱼吐出泡沫,
二天明亮的光芒忽然转动。
三天坛子打开,香气充满了城市,
快速倒出银瓶,无需搅拌。

一百钱一斗,酒浓却无声音,
甘露微微有浊,醍醐却清纯。
你不见采花蜂如雨水般密集,
天命让酿酒的人先醉。

这位酿酒的先生年纪到了穷困的地步,
问人乞求米饭却从未得到。
世间万事真的很漫长,
蜜蜂胜过监河侯。

诗意和赏析:
《蜜酒歌》以蜜蜂酿酒为主题,通过描写蜜蜂的活动和酿酒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和自然力量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的蜜蜂象征勤劳和创造力,它们通过采集花蜜来酿造甘美的蜜酒。这里的蜜酒寓意着劳动的成果和丰收的喜悦。诗中描述了蜜酒的酿造过程,从珍珠和玉石变成浆液和醴酒,再到最终的醇香可口。

诗中的南园采花蜂似雨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蜜蜂的勤劳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与蜜蜂相对照的是先生,他年纪老迈、贫穷困苦,不得不向人乞讨米饭。这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在现实中的困境,与蜜蜂的辛勤劳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蜜蜂和先生的对比,苏轼表达了对劳动价值的思考。蜜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酿造了美酒,而先生却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而陷入困境。尽管面对贫困和社会不公,苏轼并没有放弃对劳动和创造力的赞美。他通过描述蜜蜂的辛勤劳动和酿酒的成果,表达了对真实的劳动价值和生命活力的崇高敬意。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生活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苏轼的《蜜酒歌》通过描绘蜜蜂酿酒的过程,抒发了对劳动和自然力量的赞美,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美好的生活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渺渺平田水满湖,早秋天气雨晴初。滩声赴壑如相竞,鸟影凌空半欲无。未采蘋花怜寂寞,旋栽松树见扶疏。经过自与行吟约,未觉何颙此兴孤。

我谓蓬瀛客,清切不畏炎。及观秋兴篇,无远此穷间。乃知天地大,节候无忧嫌。寒不为富减,暑不为贫添。向者遭蒸炊,靡不同炮燖。西风吹雨至,凉气何纤纤。霈然沃万物,不更毕宿占。纨扇捉苦倦,盘冰得仍厌。蝇痴驱又来,蚊嚵喙犹尖。絺衣不复浃,醅醪压初甜。客有憎壁蝎。客有

一叶飘然下水。船头转、已行十里。冷落杯盘荐梅子。又经过,岭边村,江上市。那更轻帆底。一路上、翠飘红坠。深夜方眠五更起。说相思,试挥毫,还满纸。

书生白首无处著,病卧空斋夜萧索。茶铛飕飕候汤熟,灯檠簌簌看烬落。山童唤起已复倒,顾影自笑如孤鹤。人言富贵堕骇机,一生穷愁正不恶。架上故裘破见肘,床头残酒倾到脚。问君何以鏖霜风,悠然卧听山城角。

官似南昌隐,人传东野诗。才优解牛刃,笔妙画沙锥。谈笑千人敌,飞胜万里期。大门香一炷,他日看杨眉。

枌朋载酒子云居,何必孤山远访逋,癯影参差浓复淡,古香传送有还无。朋龟賸喜如云集,汎虮何妨过日晡。索笑却嫌来较晚,一林芳意太纷敷。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极目半秋色,此情聊惨悽。行人古道上,落日破村西。剑饮无高会,驴游困解携。祇因风与月,吾子有新题。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扪萝窥鸟道,踏迳穷人迹。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十载孙承公,好具

风策策。山迥暮烟横白。淅沥穿林翻败叶。羁怀愁倦客。问宿荒村山驿。谁识离情脉脉。雁足无昼孤夜色。音尘千里隔。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雨乍收,小院尘消,云淡天高露冷。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蟠蟀鸣金井。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秋夜永。凉天迥。可不念光景。嗟薄命。倏忽少年,忍交孤令。灯闪红窗影。步回廊、懒入香闺,暗落泪珠满面,谁人知我,为伊成病。

谁人彩斲渭川村,有节轮囷秋竹根。割我便便春昼睡,乞君栩栩梦中魂。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别去名园走路尘,啼妆犹浥露痕新。且陪东阁诸侯客,粗了西湖一半春。试与清泉召魂魄,已惊黄蜡损精神。回头却忆风流守,金粉珊珊堕舞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