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遁轩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作品评述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遁轩》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冠盖相望起隐沦,
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
笑杀逾垣与闭门。

中文译文:

高高的宫殿相互对望,我隐居于此,沦落凡尘。
先生又怎能老去江村的生活。
古往今来真正的隐士又有谁能真正隐遁,
笑死了那些越过高墙和闭门不出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与社会人群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于隐逸生活的思考和评价。诗中的"冠盖相望"指的是高大的宫殿,与隐居生活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苏轼认为,隐居者不应该沉迷于追求官位和权势,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批评那些墙内的人,认为他们只是自命不凡,虚有其表,并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持持嘲讽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对隐居与社会的对比,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隐士观念的思考和反思。他认为真正的隐士并非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对于权势和社会规范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并通过幽默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整首诗词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得诗词更具生动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是苏轼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对于真正隐士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海上独归惭不及,邑中遗爱定无双。兰桡起唱逐流去,却恨山溪通外江。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嫩蕊商量。无穷幽思,如对新妆。粉面微红,檀唇羞启,忍笑含香。休将春色包藏。抵死地、教人断肠。莫待开残,却随明月,走上回廊。

梨花寒食后。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纤手为、攀折翘枝,轻盈露沾红袖。风流出浴杨妃,向海上何人,更询安否。百花任斗。应粉艳、未减杏粗梅瘦。肤丰肉秀。□可与群芳推首。□方待、酣饮花前,轻歌缓奏。

愍征新价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冲。只为白衣声过重,且非青汉路难通。贵侯待写过门下,词客偷名入卷中。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

渔家可是压尘嚣,结屋圆沙最尽梢。外面更栽杨柳树,上头无数鹭鹚巢。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收功了,

迥眺层台酒屡携,千峰攒玉映瑶溪。南枝更有东风面,未减争妍灿瓠犀。

幕府尽时彦,淇辈非所伦。欢言念游子,载酒临江津。醉别足可惜,俛仰迹易陈。相期崇明德,芳烈垂千春。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清真去边幅,明白倾底里。枳棘见鸾凰,十倍跫然喜。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

江上楼高暝树连,壮游空慨禹山川。客中问醉当秋晚,梦里怀归在燕先。水送流年遗楚恨,风吹残雪上吴颠。几番谩附鳞鸿便,不若相依买去船。

桐阴清润雨余天,檐铎摇风破书眠。梦到画堂人不见,一双轻燕蹴筝弦。

魏有农夫,耕获美璧。以示其邻,诳谓怪石。归置庑下,光照一室。疑是怪征,弃诸远陌。夫苟弗知,至宝轻掷。世多若人,贤圣灭迹。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十载相期紫禁游。一官谁想客西州。春风闲倚仲宣楼。四海论交真益友,一年好处是中秋。寿波无惜卷金瓯。

骨相酸寒不足论,平生心赏旧家村。七年误索长安米,百病几成楚客魂。命薄不堪嗟分定,官閒犹得荷君恩。秋风一醉余疴殄,须乞庄生五石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