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三首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
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作品评述

热三首,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
雷霆空中劈下,却未能将滚滚云雨击碎。雷声过后,天空恢复了宁静。

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酷热的天气让人满身大汗,气息低落,无法恢复。

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希望成为凉爽的凝水,愿意成为冷冽的秋天蔬菜。

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何不像童年时代,迎着凉风出去舞雩。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
瘴气笼罩的云雾最终不会消散,泸水再次向西流去。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居住在封闭的房屋里,人们仍高卧不起,只有逆回峡谷的鸟儿才归来。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峡谷中如同火炉一般炙热,而江上只有空空的雷声回荡。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想见到阴宫中的雪景,风门才会吱嘎作响。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红色的李子沉浸在水中不会冷,刻有花纹的胡瓢炊饭锅频频更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疲倦的身体骨头全部痛,被褐衣的气味却愈发浓郁。

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
骤然涌起的炎热景象,使征战的士兵们离散而不稳定。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十年后可以脱下战甲,只为了能与你一同擦拭一块汗巾。

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热三首》展现了杜甫对炎热天气的感受和对凉爽舒适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雷雨过后的虚无感、人们因炎热而无法恢复的低落气息,以及希望成为凉水、凉爽秋天的愿望,展现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厌烦和渴望冷清的愿望。他将炎热的景象与儿童时代的凉爽舞雩相比较,以强调对凉爽舒适的向往。此外,他通过描述瘴气笼罩的云雾和空空的雷声,展现了那些无法解脱的热浪的可怖和束缚感。对于凉爽的期望更进一步,作者想象了阴宫中的雪景和风门呼啸的声音。接下来,他描述了李子在水中不会冷、胡瓢锅频繁更新、衰老的身体骨头痛痛痛以及被褐衣的气味弥漫空间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炎热带来的不适和忧虑。最后,他提到了受困在滚滚热浪中的征战士兵们,以及十年后抛弃战甲只求与心爱之人擦拭一块汗巾的温暖场景。整首诗以对炎热天气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比和对凉爽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于舒适与惬意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唐人旧吟处,古愉书多阴。欲去有余恋,片云飞碧岑。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百首新诗百意精,不尤妃子只尤兵。争如一句伤时事,只为明皇恃太平。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尘土侵陵老瓦盆,胸中磊块与谁论。閒披黄卷欲欹枕,忽有白衣来扣门。和气醺人红绿眩,浓香破鼻典刑存。倒罍彻底清如水,不比春江带雨浑。

十年不到吴溪上,闻道禅龛更斩新。得见山中此松老,后来谁是住庵人。

俱胝一指禅,古今成话欛。打破鬼门关,露柱寻无罅。

对芙蓉峰晓,雪初消、云□霭烟霏。是阿谁寿母,紫鸾笙里,玉液琼枝。元是云翘仙子,珥节度瑶池。手种碧莲子,长记年时。此地神仙宫阙,几花封玉诰,金帔霞衣。但寿星堂上,七十古来稀。捧寿觞、莫辞满饮,愿年年、对鹤发蛾眉。年年有,麻姑麟脯,王母玄梨。

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驾言游禹迹,知己在蒲城。日射云烟散,风吹草木荣。孤吟临寇境,莫问请长缨。

金盘晓日融春露,黼帐鲜云荫瑞香。圣寿永同天地久,南山何足比延长。

眼看汉室已新都,天禄雠书尚自愚。闻说草玄堪拟易,曾将进退一占无。

虚室更深冷不眠,翛翛孤坐几经年。昨宵又觉还耽睡,元是新铺白玉毡。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还寄定中吟。遥知清静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予早岁与钱君同习读《金刚三昧经》,故云。]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

谁道花房采蜜脾。翦成黄蜡小花儿。恶嫌朱粉,不肯肖青枝。檀吐暗香兰许韵,月移芳影雪生肌。不妨花蕊,羌笛尽教吹。

步蹇堪扶杖,头童欲罢簪。渚云秋澹泊,庭树晚萧森。秀颖垂千亩,遥青出寸岑。本来关个事,而独可人心。

奸黠人人常不逊。外装内喜能谈论。艳色衣裳香远喷。频整顿。重重结里粗如囤。眼去眉来常骋俊。前攀后拽夸身分。我便去前亲去问。休风韵。遮藏臭腐并堆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