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报宁长老

白下亭东鸣一牛,山林陂巷净高秋。
新营枣棫我檀越,曾悟布毛谁比丘。

作品评述

诗词:《示报宁长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白下亭东鸣一牛,
山林陂巷净高秋。
新营枣棫我檀越,
曾悟布毛谁比丘。

中文译文:
白下亭东传来一只牛的鸣叫声,
山林中小巷幽静而宜人的秋天。
新的军营里有枣椹和树梧桐,
我曾经领悟过织布之道,谁能与我相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报宁长老的示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于宁长老的敬仰和对佛教的理解。

首句“白下亭东鸣一牛”,描述了一个清晨,白下亭东传来一只牛的鸣叫声。这里牛的鸣叫声可以引申为佛教的钟声,象征着佛法的传承和宣扬。

接着描述了山林中秋高气爽的景象,小巷清幽宜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秋天也可以象征着人的内心明净和宁静。

下半首营造出新的军营的场景,有枣椹和树梧桐,展现了一种繁荣和富饶的景象。王安石自称“我檀越”,檀越指的是佛教中供养僧侣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王安石对佛教的尊重和推崇。

最后一句“曾悟布毛谁比丘”,表达了王安石曾经领悟过织布之道,布毛指的是纺织布料的技艺。这里可以理解为王安石在佛教中获得了一定的启示和领悟,而询问谁能与他相比,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表白,表达了王安石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展示了作者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的自豪和对于修行者的敬重。这首诗既具有景物描写的美感,又融入了王安石对佛教的思考和自我表白,是一首充满内涵的宋代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渺渺平田水满湖,早秋天气雨晴初。滩声赴壑如相竞,鸟影凌空半欲无。未采蘋花怜寂寞,旋栽松树见扶疏。经过自与行吟约,未觉何颙此兴孤。

我谓蓬瀛客,清切不畏炎。及观秋兴篇,无远此穷间。乃知天地大,节候无忧嫌。寒不为富减,暑不为贫添。向者遭蒸炊,靡不同炮燖。西风吹雨至,凉气何纤纤。霈然沃万物,不更毕宿占。纨扇捉苦倦,盘冰得仍厌。蝇痴驱又来,蚊嚵喙犹尖。絺衣不复浃,醅醪压初甜。客有憎壁蝎。客有

一叶飘然下水。船头转、已行十里。冷落杯盘荐梅子。又经过,岭边村,江上市。那更轻帆底。一路上、翠飘红坠。深夜方眠五更起。说相思,试挥毫,还满纸。

书生白首无处著,病卧空斋夜萧索。茶铛飕飕候汤熟,灯檠簌簌看烬落。山童唤起已复倒,顾影自笑如孤鹤。人言富贵堕骇机,一生穷愁正不恶。架上故裘破见肘,床头残酒倾到脚。问君何以鏖霜风,悠然卧听山城角。

官似南昌隐,人传东野诗。才优解牛刃,笔妙画沙锥。谈笑千人敌,飞胜万里期。大门香一炷,他日看杨眉。

枌朋载酒子云居,何必孤山远访逋,癯影参差浓复淡,古香传送有还无。朋龟賸喜如云集,汎虮何妨过日晡。索笑却嫌来较晚,一林芳意太纷敷。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极目半秋色,此情聊惨悽。行人古道上,落日破村西。剑饮无高会,驴游困解携。祇因风与月,吾子有新题。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扪萝窥鸟道,踏迳穷人迹。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十载孙承公,好具

风策策。山迥暮烟横白。淅沥穿林翻败叶。羁怀愁倦客。问宿荒村山驿。谁识离情脉脉。雁足无昼孤夜色。音尘千里隔。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雨乍收,小院尘消,云淡天高露冷。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蟠蟀鸣金井。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秋夜永。凉天迥。可不念光景。嗟薄命。倏忽少年,忍交孤令。灯闪红窗影。步回廊、懒入香闺,暗落泪珠满面,谁人知我,为伊成病。

谁人彩斲渭川村,有节轮囷秋竹根。割我便便春昼睡,乞君栩栩梦中魂。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别去名园走路尘,啼妆犹浥露痕新。且陪东阁诸侯客,粗了西湖一半春。试与清泉召魂魄,已惊黄蜡损精神。回头却忆风流守,金粉珊珊堕舞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