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十四首)

蝮蛇冬未蛰,裛草寒更生。
阳光泄为电,地雷忽有声。
上天号令乖,致此灾异并。
不然多杀伤,兵气之所成。
汉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
愿言调玉烛,仰见三阶平。
¤

作品评述

《感怀(十四首)》是明代杨基的作品。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天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忧虑。

诗中描述了蝮蛇冬天并未蛰伏,草木裸露在严寒中依然生长。阳光透过云层犹如电光般闪耀,地雷突然发出声响。上天的旨意似乎失调,导致了这些不寻常的天灾人祸。这些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战争所带来的杀伤力和暴力氛围。

诗人提到了汉廷避免了三公的官职,暗示了政权的混乱和法律制度的缺失。他希望能够调整政治局势,使社会回到平静的状态,就像朝廷的三阶台平坦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他希望能够有人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恢复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这首诗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注意,以下为AI生成的译文):

蝮蛇冬天未进入冬眠,裸露的草木在严寒中存活。
阳光穿透云层如闪电一般,地雷突然发出声响。
上天的命令似乎失调,导致了这些怪异的天灾。
也许是因为这些灾难和战争的气息,
汉廷避免了三公的官职,不然会更加混乱。
我希望能够调节政治的蜡烛,向上仰望,看到平静的三阶台。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他呼吁政治局势能够得到调整,使得社会恢复和平与稳定。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推荐

三间茅屋陋无人,聊著投荒罪垢身。此地相逢应有数,他年重见复何因。雅骚我岂堪嘉赠,逸足君宜据要津。更把一尊当雨霁,坐看冰鉴拓秋旻。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鸣岐今日见,阿閤伫来翔。

嗟见世间人,永劫堕迷津。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忍抛白首名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差似习家池。山公大醉高阳日,可是伤春为柳枝。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竹厨贮书维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茂林翠巘碧潺湲,凉月白云飘素筵。几杖逍遥领其会,佳哉茜绚有余妍。

静女不下堂,游子志四方。五花骄马金络脑,出门仆从生辉光。草青沙软湿春雾,玉蹄联翩踏花去。楼头明月阙又圆,西风一夕生庭树。明璫缀以木难珠,锦衣系以貂襜褕。青眉玉颊为谁好,天阔飞鸿无素书。今年花落容华在,明年花发容华改。离鸾别鹄不自怜,人生难得长少年。

文物以纪,藻色以明。礼备奉举,遹观厥成。睿知有临,诞甫文德。教雨化风,洽此四国。

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

帘不卷。人难见。缥缈歌声,暗随香转。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黄雀舞承尘,倚恃主人仁。主人忽不仁,买弹弹尔身。何不远飞去,蓬蒿正繁新。蒿粒无人争,食之足为珍。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黄雀不知言,赠之徒殷勤。

溪溪绿树间红花,道是桃源是若耶。西近青山东近郭,白云低处是君家。

一锡横飞下镜湖,头颅老去世缘疏。庭栽竹少堪容鹤,池种莲多不碍鱼。满室香云经尽后,半窗明月定回初。陶潜懒入东林社,在在青山可结庐。

兼隐诧来书,於时特起予。民淳无讼听,县僻类山居。簿领杯盘外,官联谈笑余。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知。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

君家秋实罗浮种,已作累累半拂墙。莫遣儿童酸打尽,要看霜後十分黄。

谁家纨扇碧,旧画网虫昏。侍宠曾羞日,承宣不避暄。月轮空自妒,秋思已难言。错认桃花影,班姬点泪痕。

夜香烧了夜寒生。掩银屏。理银筝。一曲春风,都是断肠声。杜宇欲啼杨柳外,愁似海,思如云。背灯暗卸乳鹅裙。酒初酲。梦初醒。兰炷香篝,谁为暖罗衾。二十四帘人悄悄,花影碎,月痕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