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杂诗

绣错繁华遍九衢,《上林》词赋汉西都。
朱门细婢金条脱,紫禁材官玉鹿卢。
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
东邻白面生纨绮,笑杀扬雄卧一区。

作品评述

《大都杂诗》是元代宋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绣错繁华遍九衢,
《上林》词赋汉西都。
朱门细婢金条脱,
紫禁材官玉鹿卢。
万里星辰关上界,
四朝冠盖翊皇图。
东邻白面生纨绮,
笑杀扬雄卧一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代大都(今北京)的繁华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作者通过写景和描绘人物,表达了对大都繁华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一些社会现象和政治象征。

赏析:
1. 诗词开头的“绣错繁华遍九衢”,揭示了大都的繁华景象,街道上绣着华丽的图案和装饰,但这种繁华却有些错乱和混杂,可能暗示着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2. “《上林》词赋汉西都”指的是北方的大都与南方的汉中,意味着大都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性,是帝王的居所。
3. “朱门细婢金条脱,紫禁材官玉鹿卢”,描述了朱门内的仆人和官员,暗示了社会等级的差异和权力的富贵。
4. “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表达了大都作为帝王之都的地位,以及帝王的辉煌和权威。
5. “东邻白面生纨绮,笑杀扬雄卧一区”描绘了大都东邻的白面(指北方人的面容)和丰富的纨绮(指华丽的衣物),暗含对北方人文化的嘲讽和批评。扬雄是汉代文学家,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北方文化的代表,这里的“卧一区”意味着北方文化在大都并不受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都的繁华景象和社会现象,展示了元代大都的特点和风貌,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动荡和文化冲突的思考。

诗词推荐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阖郡留无计,匆匆夺父师。使君三月政,遗老百年思。远宦生华发,轻装载旧碑。海山应有恨,未得谢公诗。

玉人花下按凉州,白雁低飞个个秋。弹撒骊珠三万斛,当筵博得锦缠头。

凉露清蝉柳陌空,故人遥指浙江东。青山有雪松当涧,碧落无云鹤出笼。齐唱离歌愁晚月,独看征棹怨秋风。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岭阳山水奇,第一称湟州。

许丽而康,岳孙奠之。曰公之屏,实维似之。公徒增增,朱綅绿縢。不戁不惊,鉤膺镂锡。称娖颜行,哕焉绥章。总我列侯,式时南疆。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频寄书回洗我愁,莫言无雁到南州。长相思外加餐饭,计取承君旧话头。

世间种种无非妄,云何以妄为庵榜。君欲舍妄却求真,展转思维增妄想。即妄即真君勿疑,真妄俱忘也大奇。笑我猖狂今老矣,因君聊复妄言之。

南人惯识赏来迟,北客相逢胜旧知。何必粉图争画样,更劳餳糁乱粘枝。天饶绝品千花外,人换新妆一笑宜。佳句定非横笛比,温存疎蕊半开时。

砖炉石铫竹方床,何必银瓶为泻汤。苦茗只堪浇菜肚,春风却负太官羊。

晚雨初收旋作晴,买舟访旧海边城。高帆斜挂夕阳色,急橹不闻人语声。掠水翻翻沙鹭过,供厨片片雪鳞明。山川不与人俱老,更几东来了此生?

雅淡天姿固可知,能除疾瘼似良医。道涂夸客无他语,道是徵黄有近期。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远寺携棋局,高亭把洒钟。认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延陵福绪,蔼遗芳余庆,直至如今。帝锡朋龟曾献策,早揖丹桂华簪。一代荣名,三州遗爱,留入歌吟。归来湖山付得,依旧闲心。延赏报德推封。名迁书临,喜天恩垂临。拜舞龙香迁注想,丹阙拖紫垂金。酒满霞觞,期君眉寿,千岁与披衿。年年风月,两行门外桐阴。

一条碧水练铺地,万叠好山屏倚天。

西江横玉虹,西山罗画屏。荒城大如斗,此楼何峥嵘。炎岭状陇蜀,三州通蓬瀛。人烟几村落,数点如晨星。

十步九吃蹶,百夫半蹒跚。豁然鸟道穷,努力造其巅。谓是岭头了,一峰复当前。既无反顾法,仰望心茫然

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无边刹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