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晁以道索书?此诗为陈师道作?

阅世真难记,如公自不忘。
其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作品评述

《答晁以道索书?此诗为陈师道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阅世真难记,
如公自不忘。
其于书太简,
正以懒相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轼对于阅读和书籍的思考和感叹。苏轼认为,阅读世界的历程是艰难的,许多事物容易被人遗忘,但是晁公却能保持不忘记。晁公在索要书籍时,苏轼觉得他要求的书籍太简单,正是因为他的懒散态度才会妨碍他更好地阅读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晁公的疑问和思考。通过对阅读和书籍的比喻,苏轼反思了人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困境。他认为,阅读世界的过程是艰难的,很多人容易忘记所学到的知识。晁公的索书要求被苏轼认为太过简单,这暗示了晁公对于学习的态度可能有所懈怠。苏轼通过这首诗词呼吁人们不要因为懒散而妨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持续的学习。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阅读和学习的思考,并通过晁公的形象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懒散而妨碍自己的学习之路。它呈现了作者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和对于学习态度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少年裘马事清狂,晚看梅花天瘴乡。一任海风吹面黑,免教人谤作何郎。

阶露重。浥透寻花双凤。天色晴明风不动。薄衫金络缝。午枕高云斜纵。一觉风流春梦。起看翻翻帘影弄。夕阳归燕共。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高人已逐烟霞去,此地犹余岩壑存。十数小峰缠古蔓,两三老木长盘根。月沉翠柳空梁影,雨洗苍苔带屐痕。留得清风师后进,绝胜金谷忆王孙。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菊花天气近新霜,节近花须满意黄。陶令篱边常留宿,朝来满把得幽香。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处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不假横金贵,居然比玉温。诸公从上雍,一老立东门。伯氏推难弟,先师有嫡孙。耆英凋落尽,旧事向谁论。

仙不离人世,何须远觅仙。桃花最深处,更著小渔船。

自怜闻道晚,习气误平生。诗债几时尽,睡魔终夕轻。语言空自苦,德业竟何成。誓欲抛书册,茅檐适性情。

我家庐山下,绿竹常阴阴。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欻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方幅藏万里,环以青山岑。旁飞清泠泉,下有萧洒林。恍惚如梦到,杖筇听幽禽。欲投环堵室,浩渺忽难寻。人生谅自苦,一官泳蹄涔。摇尾争光华,岂知沧海深。虞卿炫白璧,季子

唆伊争讼真伊贼,劝你休和是你师。纵使胜来耕已废,得便宜处失便宜。

鹰扬塞外得非熊,万里金城一箭通。玉帐投壶随燕豆,坐看飞将缚骁戎。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乱绕园林啄,终朝意若何。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渴映邻溪下,惊从别树过。辛勤咏还嘱,无损好枝柯。

昔日从戎日,身由许国轻。阵如新月偃,箭作饿鸱鸣。坚壁临关守,连营并渭耕。至今悲义士,书帛报番情。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驿奴莫问客为谁,但报房湖水石知。象鼻卷筩和月吸,凤膺横玉倚风吹。江淮消息愁端厌,关洛功名老色欺。陶写此情须会得,行厨催唤莫教迟。

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皎洁灵潭图日月,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