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

幕府侈高会,长筵列朱缨。
浮觞无缓筝,一曲三四行。
岂不诚欢娱,之子怀远征。
握手一为叹,秉烛循檐楹。
攀条摘荔枝,枝叶何青青。
¤

作品评述

《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是明代江以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十四夜的都司席上,举行宴会送别光禄屠公,分作四首赋诗。幕府华丽高耸,宴席上摆满了红色的缨带。酒杯中漂浮着低缓的琴声,一曲歌谣只有三四行。这样的欢乐和娱乐难道不真诚吗?离开家人怀着远征的心情。握手告别时不禁叹息,手中拿着蜡烛沿着檐口的柱子徘徊。攀援枝条采摘荔枝,枝叶多么翠绿。

诗意和赏析:
《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描绘了明代时期的一场宴会,以及在宴会结束时与离别的情景。整首诗以流畅的韵律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词开篇,描绘了宴会的壮丽场景,幕府华丽高耸,长筵上装饰着红色的缨带,展现出宴会的盛况和豪华。接着,诗人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中的琴声,形容漂浮在酒杯中的琴音,缓缓地流淌着,曲调简短而优美。

随后,诗人通过对主人离别的描写,展示了离别的悲凉之情。诗中提到主人正在远征,离开家人和亲朋好友,而在离别之际,握手告别时,诗人内心充满了慷慨悲叹。手中拿着蜡烛,沿着檐口的柱子徘徊,形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的方式作结,诗人攀援枝条采摘荔枝,描绘了枝叶青翠的景象,这或许是诗人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友人的祝福和追忆之情。

整首诗以流畅自然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宴会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意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倾盖江头许定交,谈经论事听忘劳。辙环万里犹持橐,门掩三秋却梦力。流水落花公境界,摘山煮海我官曹。人生五马从来贵,行乐何须叹二毛。

不惜浑崙次第佥,把将来语太无厌。而今一片落谁手,管取甜时彻蒂甜。

竹光野色净祠堂,古木千章俨在傍。矫矫先生竟何在,痴儿犹认石为羊。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凭高眺远一凄凄,却下朱阑即解携。京路人归天直北,江楼客散日平西。长津欲度回渡尾,残酒重倾簇马蹄。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

忆昔山中居,朝莫惟脱粟。何以居之安,赖此猗猗绿。一朝顾舍去,梦寐劳心目。今晨忽在眼,如客得归宿。

小草在砌,颜色常好。岂无严霜,先彼长栲。寄言青松,斧斤自从。子不在山,真节安庸。

露泣啼螿草,潮声宿雁汀。经年寄孤舫,终夜托丘亭。楚泽无穷白,巴山何处青?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飘零。

年少身无累,相逢忆此时。雪过云寺宿,酒向竹园期。白发今催老,清琴但起悲。唯应逐宗炳,内学愿为师。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宝刹新成护百灵,钟山泉石有光荣。金轮朝佛诸天喜,玉帛来王万国平。定起不知明月上,身闲只爱白云迎。龙飞幸际雍熙日,亲见黄河一度清。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贪愚彼二水,终古耻莫雪。只应所处然,遂使语异别。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君子慎所居,此义安可缺。古人贵言赠,敢用况高节。不为冬霜干,肯畏夏日裂。泠泠但不已,海远要当彻。

漫漫长山去不分,欲於何处望阊门。寄声莲社还相忆,几日归鸿下故园。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路争知却是迷。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始见擢高第,即当登赤墀。今闻一节召,已恨十年迟。圣主图兴造,诸儒合论思。此行宜努力,勿复负清时。

脍鲈珍味是吴乡,丞相曾过赋短章。新作水斋堪寓目,旧停桂棹有余光。满前野景烟波阔,自后秋风意气长。莫待东曹归忆此,分悭居在碧州旁。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南地无寒脉,胡为雪载涂。草池方积玉,瓦屋又跳珠。鱼冻难争水,鸦饥懒哺雏。玉堂与茅舍,随分有红炉。

际会诸滩吼怒雷,遭逢江势更萦回。今宵不到英州定,何用山云送雨来。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东蒙赴旧隐,尚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