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朱祠部罢浔州归阙

汉柱题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条宽。
岭云路隔梅欹驿,使驿秋归柳拂鞍。
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
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

作品评述

《闻朱祠部罢浔州归阙》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柱题名墨未干,
南州坐布政条宽。
岭云路隔梅欹驿,
使驿秋归柳拂鞍。
建礼侵晨趋冉冉,
明光赐对佩珊珊。
颍川此召行闻拜,
冠頍凝尘俟一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欧阳修在浔州任职期间,接到朝廷的召回,准备离开浔州返回京城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行程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朝廷的忠诚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汉柱题名墨未干,南州坐布政条宽”,描述了欧阳修在浔州的官职,他的名字刚刻在官衙的柱子上,而他的布政使职位也很重要。接着,诗人描绘了岭云和梅欹驿,这是他离开浔州的路程中的两个地方。岭云是山中的云雾,隔开了他与浔州的距离;梅欹驿是他在路上的驿站,秋天回京的时候,柳树拂过马鞍,给他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描绘了诗人清晨起来,匆匆忙忙准备离开的情景。建礼和明光都是官职的名称,诗人在离开之前还得到了皇帝的赐予,佩戴着珍贵的玉佩。

最后两句“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表达了诗人听到朝廷的召唤,准备回京拜见皇帝的心情。颍川是欧阳修的故乡,他在这里听到了朝廷的召唤。冠頍是古代官员的服饰,凝尘俟一弹表示诗人等待着一声号令,即将踏上回京的旅程。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行程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朝廷的忠诚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古代官职和仪式的词语,增加了诗词的庄重和仪式感。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金佛不度炉,坐叹劳生走道途。不向华山图上看,岂知潘阆倒骑驴。

昔抱遗编事悦堂,蟆陵宰树想荒凉。问君乡土生悲感,家住秦溪又姓杨。

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肋鲈。鳞铺雪片争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西塞鳜肥空入画,汉江鳊美阻供厨。季鹰莫道休官去,只解思渠绝世无。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首出万物表,翠芳谁与角。正色淡无邪,天香清不薄。旧时对花饮,宁恨霜月落。老作花下僧,瀹茗当杯酌。

门户期兴起,交朋务琢磨。反身求大学,决意取儒科。赞府声尤著,邻封惠亦多。伤心濠上路,无复听弦歌。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高隐青门不识尘,碧桃花下白纶巾。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半板水扉兼竹净,一间草阁与山邻。闲情不及鸥先往,几度相思入梦频。

露叶明朝彩,云峰吐夕岚。山中无限景,诗力不相参。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是中太无岸,强指苇与莎。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同舟总下泪,自谓餧鼋鼍。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转盼又已没,但见千顷波。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爬沙走江海,惯识风波恶。东君为主张,显戮逃砧镬。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闍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

积雨暗村墟,幽居杂鼀蚓。泥潦欲升阶,几席或生菌。壮年多重膇,况我抱宿疢;下床蹑高屐,顾影辄自哂。客来入我户,亦复为叹悯。胡不徙高原,再拜谢不敏。

红白花开委暮尘,野粮能疗野居贫。长腰可抵丰年米,苍玉难资食肉人。石钵柳槌研乳细,春苗秋实荐香新。马前见此羁怀恶,强饭应钟万里身。

可嗟落日志悠然,便有群星出见天。夜月自明人自爱,不妨人亦闭门眠。

是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夜雨清无寐,秋虫响易哀。庭除纷叶下,树杪自风回。戎马连城发,乡书隔岁裁。路难归未得,颇觉壮心摧。

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