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孟懿子

不复问无违,祗应懿子知。
尚愁人不省,以礼告樊迟。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孟懿子》是宋代作家林同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再询问是否有违,只应懿子明白。
仍然忧虑他人不省,以礼向樊迟告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孟懿子(孟子的弟子)的赞扬和敬仰,以及对孟子品德高尚的表彰。诗中提到了不再询问是否有违背孝道的问题,因为孟懿子已经明白并实践了孝道的真谛。诗人表示自己仍然忧虑其他人未能领悟到孝道的重要性,并以礼仪的方式告知他们,以期引发他们的省思和行动。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孟懿子孝道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孟子的崇敬之情。通过"不再询问是否有违,只应懿子明白"的表述,诗人强调了孟懿子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坚守。而"仍然忧虑他人不省,以礼向樊迟告知"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其他人未能领悟孝道的担忧,他希望通过以礼告知的方式唤起他们的觉悟。

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孟懿子的敬佩。通过对孟懿子的赞美和对他人觉悟的期待,诗人传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和对社会良好风气的期望。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精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明明道祖,金阙冠仙真。清禁降飙轮。遥源始悟垂鸿庆,亿兆耸群伦。虔崇徽号盛仪陈。宝册奉良辰。邦家亿载蒙繁祉,圣寿保无垠。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张叟至今怜项叟,杭州依旧忆荆州。亥年诗到子年答,十月书来正月收。了女了儿多已过,半饥半饱不须愁。且图今日胜前日,一任黑头成白头。

塞北烟尘终载静,江南花木四时荣。不须特地分疆界,万里山河似掌平。

作佛本无相,为僧却要钱。岂无人割舍,为结恶因缘。

句裹论工非得句,弦间觅趣未忘弦。忽听檐外敲风玉,三代遗音妙不传。

火伞漾中漾,炎风撼叶舟。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清涼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近带关云紫,遥连日道黄。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抚躬悲未济,作颂喜时康。

槐柳蝉声起渡头,海城孤客思悠悠。青云展志知何日,皓月牵吟又入秋。鉴里渐生潘岳鬓,风前犹著卜商裘。鸣琴良宰挥毫士,应笑蹉跎身未酬。

密树烟深绿映门,入门清绝隔嚣尘。须知泽畔行吟客,便是林问散发人。山色满楼何处尽,花香过酒逐番新。东风时引閒云到,留作轻阴欲驻春。

玉友金朋三十三,携尊相属向晴岚。含毫共赋黄初句,挥麈仍追正始谈。再用清烟喷白泽,更霏香雾噀黄柑。俊游胜事真堪画,华发飘萧只自惭。

催年节物太频频,不涉南坡又一旬。苍桧风前应强项,玉梅雪里想精神。后车同载有名酒,折简欲呼无可人。说似阿连须早计,莺花休拟负青春。

玉经炎火竹经霜,却把刚肠变酒肠。庾信悲哀休作赋,接舆歌曲且佯狂。更谙丧乱灾为福,蕴蓄才华有若亡。孤宦由来宜晚达,祝君霄汉路歧长。

罢惫得休假,衣冠倦趋翔。挟书聊自娱,解带寺东廊。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强梁。从我有不思,舍我有不忘。问谁可与言,摧手此徜徉。婉婉吾所爱,新居乃邻墙。寄声能来游,维用写愁肠。

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长松含古翠,衰药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思不群。

小舫中流播燕梢,一螺青水练塘坳。随郎尽日盐官去,莫漫将侬半逻抛。

好学元无斁,忘疲晚有加。明谟宗六艺,妙用合三家。照映天经纬,流传士齿牙。奎文尊阁处,更合榜重华。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中。

日未落时香未归,晚风方觉雪霏霏。月明纵可形模似,不比风流殆庶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