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金部韦郎中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
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
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
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
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
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哭金部韦郎中》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
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
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
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
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
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卢照邻所作,是一首哀思之作,表达了对金部韦郎中离世的悼念之情。

首句“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描绘金部韦郎中刚刚受命官职,荣耀之时,意味着他离世的年纪很轻。

接下来的两句“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表达了当金部韦郎中意外离世时,副尹(辅佐)、贺客都感到意外和惋惜,而在悲痛之中,只有亲属和朋友才能上香祭奠。

接下来的两句“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一下子消失,变得悲凉苍凉。

再开始的两句“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表达了金部韦郎中离世后,每天的街道上就再也见不到他,而家中的鸟笼空荡荡的。

紧随其后的两句“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指的是金部韦郎中生前写给皇帝的奏折还留在宫廷中,而他的灵魂则归于汉家。

最后的两句“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表达了金部韦郎中的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和伤感。

这首诗以简洁而婉转的语言表达了对金部韦郎中的哀思之情,透露出作者对逝者早逝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之情,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深的伤感和悲凉之感。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疲人思向醉中眠,物我翛然万虑閒。渴饮蔗浆劳隐几,吾身自足草莱间。

薄待诏,能捏塑。夸妙手奇功,不曾停住。骋精神、漉水拖泥,为养家之故。心还省,性还悟。闲闲供养,本真父母。净清中、结就神丹,跨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不应双睫。看尽人间花与雪。曾是当时。一朵红云拥日飞。如今正好。万绿千红深处坐。也使春工。唤作天池五月风。

来见寒沙鸟,长随上下波。乃知游宦迹,不似施松萝。子语马踰马,吾吟柯伐柯。清江挂帆去,奈忆故山何。

终身坚白表重阍,一粹真如玉不痕。能使齐侯归吊室,自应沛相奏题门。青天有眼临霜节,黄坏知心妥夜魂。不见鄞江八行史,叶夫人德长儿孙。

太华锁深谷,我来真景分。有苗皆是药,无石不生云。急瀑和烟泻,清猿带雨闻。幽栖未忍别,峰半日将曛。

醖藉金闺客,风流粉署郎。文尝追屈贾,身合到潇湘。经术东莱学,才名上国光。遐方岂淹泊,云路看腾骧。

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 

檇李亭荒蔓草存,金陀坊冷寺钟昏。湖天夜上高楼望,月出东南白苧村。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披涧户,访岩轩,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zx掩松门。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怀飞阁,度飞梁。休余马于幽谷,挂余冠于夕阳。曲复曲兮烟庄邃,行复行兮天路长。修途杳其未半,飞雨忽以茫茫。山坱轧,磴连褰。攀旧壁而无据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但为三径乐,无间一家言。已作贤关梦,争如藻鉴冤。霜严中夏发,桑柘老南园。

以羊相易惭羊小,与象同称笑象轻。碧草充肠随意饱,黄钟满脰有时呜。力粗曾索寅人斗,骨配难湔丑座名。空费景升刍与藁,不如羸犉尚堪耕。

绣鞅玉环游。灯晃帘疏笑却收。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唇点杏油。花遍六么球。面旋回风带雪流。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乐事每从忙裹过,好花偏向雨中开。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天街并踏软红尘,飞鞚交驰骇徼巡。椒殿敢期当制草,愧庭元拟用儒真。鬻方偶免冬龟手,适市深惭旦攫人。早夜祝公登相位,重沾润笔乃无贫。

绿杨芳草正留连,急雨催诗湿锦韉。野花不知行乐意,背人无语自耕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