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相城谣》
拼音和注音
bēn yì héng liú , wèi jué mín bì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横流:(动)①水流不依河道:洪水~。②任意地流淌:老泪~。③放纵任性:物欲~。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东南地下,众水赴之。厥有大海,维水之归。
谁为曲防,水失其性。奔轶横流,为厥民病。
原田每每,隰乃汤汤。咫尺之间,有丰有凶。
邵侯下车,咨我民瘼。首议除之,众议乃格。
众言汹汹,侯为不闻。怨斯我任,惠归尔民。
防之未决,水不由正。一郡之忧,百夫则幸。
防之既决,水逝其沛。百夫之咨,一郡斯快。
频年吴下,岁乃大丰。岁乃大丰,郡侯之功。
相城鼓舞,白茆企而。白茆相城,利害百之。
维行不疑,维功不隳。邵侯去矣,谁其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