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

作品评述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醒心泉

上山苦饥渴,
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
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
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
相従下平川。

译文:
登上山顶,饥渴难耐,
在半山腰找到一眼凉泉。
举起瓢,水滴击打石窦发出回响,
饮入口中,疾病烦恼得到痊愈。
清澈的泉水流淌而去,无踪无影,
落在涧谷中的水声清脆悦耳。
不要归去,让我们相互陪伴,
一起下到平坦的平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嵩山为背景,描绘了苏辙登山途中的一段经历。诗的第一句"上山苦饥渴"直接表达了他登山的艰辛和口渴的感受,凸显了登山的困难。在中途,苏辙意外发现了一眼寒泉,泉水清凉宜人,解渴消暑,为他带来了舒适和满足感。他举起瓢,水滴击打石窦,发出回响声,增添了一种清脆的音响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在喝下清泉之后,苏辙感到病痛和烦恼得到了治愈,症状消失了。这里的病痛可以理解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喝下泉水后获得了心灵的安宁和宽慰。诗中的泉水象征着希望和净化,具有疗愈的力量。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描述了泉水流淌而去的情景,但他无法看到水流的去向,只能听到水声在涧谷中回荡,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情景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表达了苏辙不愿意独自离开,希望与同伴一起继续前行,下到平坦的平川。这里的平川可以理解为心境的平和与宁静,与前文的痛苦和烦恼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途中的饥渴、发现泉水、喝水解渴、听水声回响,表达了身心的舒畅和追求内心平和的愿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音乐感的表现手法,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同时,它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在困境中能够找到希望和治愈的向往,传达了对内心平和和追求幸福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钟鱼閒日月,竹树老风烟。一径溪声满,四山天影圆。无言都是趣,有想便成缘。梦破啼猿雨,开元六百年。

河汉无云,淡月疏星,玉宇初澄。渐金仙掌上,露华高洁,西风阵里,霜气ㄚ。浪蕊浮花,狂茨*蔓,此日纷纷一扫平。谁欤似,有天公锡号,秋谷山人。须知与物为春。向*敛中间寓至仁。是*麟盛旦,黄钟应候,一阳方动,万汇俱萌。亿兆苍生,钧陶系命,寿国端台寿此身。梅花远,倩

菰蒲卫竹居,适意在江湖。富贵诸公有,清閒举世无。四时盘谷序,一景辋川图。何处无芳草,堪嗟楚大夫。

从来道体播翔沈,黉序舂容领佩衿。庭草静中春不老,岭梅孤处日相雪。艮蒙已探圣贤蕴,剥复方知天地心。赖有诸公扶大道,如予未害入深林。

秋桂庭前霁影凉,万重深翠护深黄。恭迎两殿临清赏,寿斚浓浮月殿香。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入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

锄颣除荒政若神,俗安民靖绝纷纭。清宵不见犬吠盗,绿野更无羊败群。

与君中外情偏厚,嗟我龙钟志已摧。岂有寻常堕泥滓,不教宛转助负雷。花枝买笑前村趁,柳带牵情别浦催。细雨酒亭东望处,应将新语寄潮回。

石似江沧落日明,鸬鹚乌鹊满沙汀。小儿骨相能文字,乞与班班作砚屏。

客来商略诗,夜市正惊时。云破天青眼,烟收月白眉。芙蓉天富贵,松竹月清奇。我醉欲眠去,携琴明日迟。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我公名满东西川,一持使节几十年。桥经万里坂九折,儿童学语知公贤。上皇诏上嗟见晚,归来荷橐趋甘泉。平生所学欲尽试,新语仅奏囊中篇。两淮破碎赖整理,百工蛊敝资鑱镌。念公虽老猷自壮,何谓宜云请益坚。玉音三谕不可挽,一麾且复临江壖。宣城景物今更妍,木瓜如瓠栗如拳。

天地聋,日月瞽,人间亢旱不为雨。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待吾骑鹤下扶桑,叱起倦龙与一斧。奎星以下亢阳神,缚以铁札送酆府。驱雷公,役雷电,须叟天地间,风云自吞吐。(外囗里力)火老将擅神武,一滴天上金瓶水,满空飞线若机杼。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有人饶

飞泉溅石落寒岩,更喜朝来一雨添。疑是玉姝离洞户,故垂千尺水晶帘。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

水际空明月正圆,看花候月思依然。暗香疏影浑无赖,绰约冰姿绝可怜。

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使此平望村,如吾江子汇。

醵酒成懽似旅酬,偶然解后得英游。却因乐极生良感,今夜蟾光照几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