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出自宋末元初代仇远的《题史寿卿二画(其二)》

出自宋末元初仇远的《题史寿卿二画(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céng dú zài yuán shī , hū jiàn fēi míng bàng zhú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竹枝:1.竹子的小枝。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飞鸣:边飞边鸣。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仇远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原诗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忆著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

诗词推荐

历晋更唐岁月多,玩珠龙尚枕山阿。绝怜蓬阁元包佑,敢拟兰亭记永和。秦望数尖衔夕照,镜湖一线暗烟莎。登临未心匆匆去,奈此千岩万壑何。

去年无花看,今年未看花。更闻飘落尽,走马向谁家。

共工发怒亦徒然,炼石忙忙女补天。既用断鳌并立极,此峰何不立当先。

关外垂杨早换秋,行人落日旆悠悠。陇山高处愁西望,只有黄河入海流。

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麽。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河头时有浣衣人,处处春流漾白蘋。桥下轻舟来往疾,南经娱老北蹲宾。

西风屡鸣雁,东郊未升日。繁烟幕幕昏,暗骑萧萧出。望云愁玉塞,眠月想蕙质。借问露沾衣,何如香满室。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入竹不妨听窻窣,映空宁复问津涯。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异世犹相惎,同时必见攻。区区一枝笔,悔惜与文通。

峡内为生绝可怜,那知世上有平川。生身未识三冬雪,仰面惟看一席天。

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繁阴堪避雨,效用待东封。

野人喜我偶闲游,取酒匆匆劝小留。舍後携篮挑菜甲,门前唤担买梨头。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药里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倒壶犹有暮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牛夸棋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岂似小敷春水涨,年年鸾鹤待仙舟。

一着非时一局非,出房愁到晓钟时。楠榴枕上平生事,听雨听风听子规。

人生白驹过,世态苍狗变。纷纷慕跖蹻,寥寥志务卞。赫赫王侯居,翕翕富贵恋。翠盖拥游云,朱鞍曜惊电。金张财力豪,许史名声炫。滔滔利欲波,卓卓见所见。长揖万乘君,玄发谢朝弁。行人相叹咨,群公遥祖饯。高风振朝野,流光照史传。嗟嗟绅緌士,来者宜知劝。

春入东郊晓望明,霏霏新雨点初成。野农岂解知尧力,惟喜年来垅易耕。

万古未来事,先天逆已知。卦中无不有,却要后天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