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寄刘三知己》
拼音和注音
kōng lín yě xuě xián xiāng dài , wèi quē qīng yún yuǎn zì c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后用以借指朝廷。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平步青云。
相待:对待。招待;款待。
自惭:自惭zìcán自己感到惭愧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客居风景似湖南,长羡山中酒共酣。
归梦几回梧叶雨,怀人多在菊花潭。
空林野雪闲相待,魏阙青云远自惭。
闻说茂陵仍卧病,独将心事问谁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