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作品评述

声声慢·秋声赏析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在词中,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作者介绍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入元,遁迹不仕。以词着称,有《竹山词》。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修顶磨穹苍,云烟杂古床。僧饭钟声远,仙风桂子香。老桧有寒操,怪石多冷光。俯瞰城郭人,衮衮名利场。

秋天

乞得湖光万顷多,傍如九叠更嵯峨。百年未死须闲在,一日不来如景何。意远已知贪雪月,身安犹欲镇风波。只愁顽似云间石,更有何人为琢磨。

秋天

每同南郭先生到,今伴东牟太守来。自顾拙疏聊自乐,白云径里踏荒苔。

秋天

诸友俱能作,如吾何所知。强推为会长,深愧不相宜。《玉树》多悲调,《竹枝》亦俗词。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儿。

秋天

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秋天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秋天

王孙未放木兰舟,忆别亲知与访求。软语斗牛迷後雁,伤心波浪没浮鸥。灯前有喜新佳句,泉下无惭旧俊游。颍尾可居邻可卜,白苹红蓼共君休。

秋天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

秋天

自昧灵兴怕黑风,向他直道转盲聋。声中露体希人会,药山紫玉意和同。

秋天

架上乱书儿自整,床头浊酒妇能谋。只将翘足垂莲势,静对书窗课弈秋。

秋天

天基佳节后。又诗咏嵩生,贤歌天佑。千龄运非偶。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盛少屈、一钱太守。听吏歌、一径棠阴,民颂两岐麦秀。知否。海峰天柱,道骨仙风,总天所授。席虚机右。金瓯下,署名久。贮泥封飞下,沙堤归去,指日家声复旧。年年献、金鉴千秋,玉卮万寿。

秋天

林叶声乾山影瘦,斩新霜气欲无秋。菊花犹护西风局,自在篱根梦蓐收。

秋天

住世百来年,童颜只俨然。道心丹灶外,诗趣笔床边。瓮牖清虚府,盆池小有天。云关谁剥啄,端是问神仙。

秋天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秋天

还彤铅汞将何作。砂须剥面铅沉脚。砂精与铅精。露形不露形。争得相违背。须用三才理。汞采日中精。铅须铅里金。

秋天

玛瑙遗基尚未斜,两京风物使人嗟。先皇月出曾游历,空见春风发落花。

秋天

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黄埃蔽车轮,赤日烁车屋。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贤愚各有求,往返相磨毂。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心慕中乐贤,道义闻且宿。其言清而新,其貌古不俗。书可到二王,辩可折五鹿。往见未为劳,定交然後笃。惠诗何劲敏,对敌射铜镞。穿杨有旧手,惊雀

秋天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秋天

勃姑午啼唤雨,鹎鵊晓啭留春。片云不载归梦,两鬓全供客尘。

秋天

露洗秋容一片清,远山高与雪争明。贤侯无阳岳神降,上相先从佛腊生。画戟不妨当燕寝,白囊无复到鸡城。新来连日西郊雨,还作山间小太平。

秋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