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石山异春韵

天涯芳草路,几度拟幽寻。
怀古空陈迹,伤春徒苦心。
花残犹宿蝶,柳暗已藏禽。
天地年来别,一春常是阴。

作品评述

《和张石山异春韵》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远离故乡,怀念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以及对春天凋零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涯芳草路,
几度拟幽寻。
怀古空陈迹,
伤春徒苦心。
花残犹宿蝶,
柳暗已藏禽。
天地年来别,
一春常是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离开故乡,身处天涯异地的境况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几度试图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但却始终无法找到心灵的安宁。他怀念过去的岁月,但只能空悲往事,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伤感。

诗中描绘了花朵凋零后仍有蝴蝶停留的景象,以及柳树的枝叶已经掩藏了鸟儿的存在。这种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天地流转的岁月使人与离别不断相伴,每一年的春天也常常是阴沉的。作者通过描绘花残、柳暗等景物,表达了对春天易逝性质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光阴流转的无奈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春天景色和时光变迁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人们对光阴易逝和离别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上元天仗款琳房,灵圃遥传玉殿香。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

丹雄初伏櫃方灵,万里蓬壶第一程。神室下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煉真形。稚川箧里藏丹诀,鸿宝方中检药名。既得仙人小龙虎,便寻根本到长生。

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因随芳草行来远,为爱清波归去迟。独步独吟仍独坐,初凉天气未寒时。

登高佳节喜重来,会客依随五马开。帽落秋风随意适,怀迎露菊趁时催。东篱幸有主人席,绛帐那逢上客陪。欲报君恩话归去,不妨尊酒论文才。

谷旦街尘净,满城春意我。威仪清警跸,卤簿扈鉴和。从骑黄金勒,回班白玉珂。恩荣谁不羡,报上合如何。

年来飘泊任西东,解组论文意自雄。腊尽竺溪渔唱晚,杏花溪上又春风。

有客胸藏太息书,萧萧白发不堪梳。君王若问江东士,莫只相怜诵子虚。

坐上每怀歌慷慨,杯行岂复计寻常。我知不隔清风面,君想未忘明月章。

油然肤寸起岩峦,萦抱山腰玉带宽。会作旱天三日雨,莫将空濶等閒看。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几日东风雨乍晴,独骑官马绕湖行。诗成酒力都消尽,人与仙花一样清。

张侯耕稼不逢年,过午未炊儿女煎。腹里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况闻縕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谁料丹徒布衣得,今朝忽有酒如川。

霁雨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恭承明祀,嘉主令芳。亦有桂酒,诚彀是将。瑟瓒以酌,效欢厥觞。庶乎燕享,永怀不忘。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陶子沉酣汝,刘郎佩服之。元来天地内,乃有两东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