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渐觉春光媚,尘销作土膏。
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
睡少全无病,身轻乍去袍。
前溪泛红片,何处落金桃。

作品评述

《闲居》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渐觉春光媚,尘销作土膏。
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
睡少全无病,身轻乍去袍。
前溪泛红片,何处落金桃。

诗意和赏析:
《闲居》描绘了一个恬静宜人的闲居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身体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安逸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写景描写生动,描绘了渐渐春光明媚起来的景象,春天的阳光渐渐照耀进来,犹如尘土被洗刷般洁净明亮。杨柳微微冷风中摇曳,纤草随风摇曳生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舒适感受,表达了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作者写道,他几乎没有睡眠的困扰,身体轻盈,脱下厚厚的袍子。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身心愉悦和无拘无束。

最后两句,作者通过描述前溪的景色,以及桃树上飘落的红片来表达生活的美好。前溪水面映红了桃花的片片,犹如金色桃子般落在哪里呢?这种情景让人想象出一片浪漫而宁静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简朴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美。读诗如同入住了这闲居,感受到了一份宁静和快乐。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隰中生红草,所美

芍药樱花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北风扬胡沙,埋翳

小醉初醒日半昏,森森赤棒绕篱门。慨然投袂无难色,不识从来狱吏尊。

雨多残暑歇,蝉急暮风清。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河遥红蓼簇,野阔白烟平。试折秋莲叶,题诗寄竺卿。

登登远还合,声从何处起。鱼走潜深波。祸在深波里。

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府公经构民偕乐,鱼鸟犹知喜躍回。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平津阁上夜题诗,绣牍亲裁与项斯。字比宫云俱五色,情将禁柳共千丝。袖中携出香偏入,马上看时月故随。自是阳春元寡和,莫言寒屋报书迟。

诗来千里作春妍,尚记城南五亩园。岂但苔痕留屐齿,故应石上有洼缸。

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大鸡角角号秋田,小鸡啾啾随后先。喧鸣得意吸遗黍,四顾无人惊复聚。青天闪倏片影落,饥鸢搏取填空嗉。纷纷散乱入荆棘,老父应门叫无力。鸢飞突去何遒疾,大鸡还呼小鸡出。

南讹溽暑方流汗,北陆凄风已裂肤。江介寒暄越叵测,袗絺重茧在斯须。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任是唐虞与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我恐自古贤愚骨,叠过北邙高突兀。少年对酒且为娱,几日樽前垂白发。安得沧溟尽为酒,滔滔倾入愁人口。从他一醉千百年,六辔苍龙任奔走。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

翠节摩秋云,朱轓映朝彩。欣欣两宾主,济济众僚采。此会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贵人沦落路人哀,碧海连天丹旐回。遥想长安此时节,朱门深巷百花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