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道丧士失已,出语辄不情。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
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作品评述

《和陶饮酒二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道丧士失已,
出语辄不情。
江左风流人,
醉中亦求名。
渊明独清真,
谈笑得此生。
身如受风竹,
掩冉众叶惊。
俯仰各有态,
得酒诗自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陶渊明一起饮酒的场景,通过描写他们的情绪和心境,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自身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放的笔调和自由的想象力展现了苏轼饮酒的情景,并融入了对陶渊明的致敬。下面对诗的各个部分进行赏析:

第一句:“道丧士失已,出语辄不情。”
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在饮酒之际忧思道义,感到世事变幻,自己的言辞无法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第二句:“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这两句描绘了苏轼自视甚高的性格,他不仅在江南地区有着风流的名声,即使在醉酒时也不忘追求名声和成就。

第三句:“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
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崇敬。陶渊明以其清高的品性和真诚的言谈而著称,苏轼通过与陶渊明交流,也希望能够在谈笑之间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第四句:“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
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苏轼的身体比作受风的竹子,形容其心境的敏感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第五句:“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这两句表达了苏轼饮酒时的自然状态和自由创作的心境。无论是仰望天空还是低头思索,都能够得到灵感,写出自成一体的酒诗。

整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语气,展示了苏轼在饮酒过程中对陶渊明的敬佩,同时也借酒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它表现出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风采和独立思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去年生朝燕稽山,馆舍朗朗屋百閒。红裙合乐饮彻旦,坐上众客皆酡颜。今年生朝半归路,竹舆萧萧晓冲雨。回头风景非去年,当时宾客今何处。仕已喜愠曾何分,适斋酃减楚子文。鼻閒栩栩固自若,世情物态徒纷纷。平生知足志闲退,归老乡关了无悔。但欲年年醉西风,坐阅人閒百千岁。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绝顶轩窗纳晚哺,下方灯火听钟鱼。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豪华相陵豆粥石,坐上珊瑚碎三尺。那知萧条洙泗间,灶火不星连七日。我生不复饯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一饱便令百忧失,三台红陈等万钟。君家况有柳枝弱,客恶不容主人恶。造门果腹姑置之,杜陵寒眼凭君廓。

苦寒牛亦耕,甚雨鸡亦鸣;物物各有职,怠心其敢萌!我老返农圃,学业付後生。语儿续膏油,勿辍读书声。

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烟草人西州。暮雨千山独倚楼。不似秦东亭上饮,风流。翠袖春风两玉舟。事去重回头。却是多情不自由。为向河阳桃李道,休休。青鬓能堪

疏花斜映玉玲珑,曾见诚翁与放翁。犹有旧时相识在,几回搔首立春风。

波面孤篷窄,关头古渡幽。舟轻疾移岸,岸曲屡回舟。野润蒸梅雨,天寒张麦秋。欠伸思晚步,舍棹涉芳洲。

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楼上凭阑小立时,淡烟漠漠雨丝丝。年光日日有佳处,不解春寒偏入诗。

习习东风二月馀,此花宜近玉庭除。美人云鬓不宜插,献与观音作手炉。

佳辰昨日传筒黍。今朝重把离觞举。别驾奉安舆。前呵方塞途。庞眉真寿相。两处交迎养。庾岭到星沙。风光属一家。

涧户岩扃俨未移,青山怜我似前时。书林旧聚珠千箧,社饭新分雪一匙。阴蚁战来规阵法,午蜂衙罢忆朝仪。河清海晏逢休历,剩有豪怀付酒卮。

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相门无或议,子舍有如公。恩泽非徼幸,官荣悉治功。至今清论在,常满缙绅中。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老随千骑赴毗陵,骑吏朝来有喜声。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淡月笼花花映窗,好风吹竹竹浮香。梦回何处一声笛,人静山幽天正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