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夜郁孤台上月,更从何处照诗人。

作品评述

诗词《句》是宋代诗人李华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后夜郁孤台上月,
更从何处照诗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孤独地站在郁郁葱葱的孤台上,只有月亮作为他的伴侣。诗人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思考,思考着月亮从哪个方向照耀着他,也就是思考着自己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孤台代表着诗人孤独的心境,后夜则意味着深夜的寂静。诗人与月亮相对,彼此成为彼此唯一的伴侣,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孤独与寂寞的体验。诗人思考着月亮的光芒从何处照耀,实际上也在思考自己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这里的月亮可以被视为诗人的启示和灵感之源,诗人期待着从这寂静的夜晚中获得灵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动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创作灵感的追求。这种表达方式给予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使人们产生共鸣。这首诗所揭示的诗人的情感和追求,也体现了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词推荐

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过平康巷陌绮罗丛。赢得佳人,妙舞艳歌,争劝金锺。

夜深只见灯高下,春尽不知人往还。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青峰丛丛拥危壑,绿树团团扶曲阁。幽人睡起漱寒泉,坐看一林山雨落。岩前火气杂之术,涧下苔痕乱猿鹤。自怜尘土满衣衫,欲解从君今尚莫。

弟兄小忍与堪怜,公义私情获两全。管叔若教封有庳,如凶凶罪岂无偏。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人间何处觅琼华,元住青池阿母家。应念维摩到无侍,来随天女供天花。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云影蓬F229翠山远。颤金莲缓步,手托珠帘,风微透,扇底荷花香满。归檐双飞燕,流盼消凝,微带羞红上娇面。又还黄昏近,一片闲情,天涯去、云也遮阑不断。回首处、沈思梦时曾,对十二屏山,怕拈秦阮。

春草绿绵绵,骄骖骤暖烟。微风飘乐韵,半日醉花边。打鹊抛金盏,招人举玉鞭。田翁与蚕妇,平地看神仙。

神地之道,粒令有先。向蔼祈报,礼严豆笾。降登裸荐,罔或不虔。以似以续,宜屡岂年。

江汉久分路,京关重聚吟。更为他夜约,方尽昔年心。月隔明河远,花藏宿鸟深。无眠将及曙,多是说山阴。

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沈。拂石安茶器,移床选树阴。几回同到此,尽日得闲吟。

断港冰初合,穷涂岁欲除。临年仍此悔,议道得无疎。抚事空搔首,何人为寄书。海风吹浩荡,侧望正愁予。

君去也,晓出蓟门西。鲁酒千杯人不醉,臂鹰健卒马如飞。回首隔天涯。云黯黯,万里雪霏霏。料得江南人到早,水边篱落忽横枝。清兴少人知。

朱朱白白总精神,共喜今年化笔匀。尚有穷乡寒谷土,政须一气转鸿钧。

九曲烟霞景若何,移舟曲曲泛清波。丹峰绝顶笼花木,碧洞当门挂薜萝。仙迳鹤翻松露下,古潭龙蛰水云多。紫阳去后閒风月,独向平林倚櫂歌。

太守风流,管领尽、十分春色。开藩了、万花妆就,舒长化国。太白方观宫锦样,老人又现端门侧。听螺州、千里沸观声,春无极。龙种贵,蟾宫客。熊轼彦,鱼书直。更精神天赋,寒光停碧。宝箓定膺铜狄数,金樽好按梁州拍。待予环、赤舄映貂蝉,头方黑。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