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叶春及的《送方伯滕公拜大中丞操江(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ī zhāo yù zhī yīn , bìng zòu sī yǔ z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一朝:1.一时;一旦。2.满朝。3.忽然有一天。4.一次觐见或朝拜。
叶春及
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原诗
紫阳郁崔嵬,阙里在南服。
武夷似岱宗,沂泗流九曲。
五百灵运周,谁哉继芳躅。
芳躅君继之,黄华翥鸾鷟。
伊余昔远游,四海莽一瞩。
卖珠见楚商,玫瑰美其椟。
燕客恣谭天,齐人誇炙毂。
驱马复来归,弹琴坐空谷。
一朝遇知音,并奏丝与竹。
何以结同心,愿比双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