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杨炯的《从军行》
拼音和注音
fēng huǒ zhào xī jīng , xīn zhōng zì bù píng 。
翻译及意思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词语释义
西京:古都名。日本旧都,今称为「京都」。
不平:1.不公平。2.不公平的事。3.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4.不适,欠安。5.不和;不睦。6.道路坑坑洼洼的不平整。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心中:内心、心里。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原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