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秋未还,双蛾敛寒翠。

出自元末明初代张羽的《寺所书所见(其一)》

出自元末明初张羽的《寺所书所见(其一)》

拼音和注音

dàng zi qiū wèi hái , shuāng é liǎn hán cu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原诗

荡子秋未还,双蛾敛寒翠。

微步入莲宫,谁知此中意。

诗词推荐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洛城官满振衣{左衤右居},尘土何由浼远途。道在幸逢清日月,眼前应见旧江湖。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归去可妨趁残水,三吴还似向时无。

豀草鸭头相间绿,山榴雉颊一时红。白鸥飞起无寻处,衮入梨花柳絮中。

风驱白雨洗园林,蔽地飞花一寸深。狂紫浪红俱已矣,老春虽在亦何心。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城上危楼势孤峙,楼头尽见湖中水。水色澄明游者多,古来雅以鉴为比。家家画舫日斜归,处处菱歌烟际起。清涟蒙润一都会,碧底涵空三百里。溥哉利及镇东人,而我常嗟马臻死。今滋史君多感慨,所以望湖心不已。频登雉堞追古往,盛集宾朋为宴喜。楼南极目芙蓉花,万叠红英照千骑。

见闻觉知,行住坐卧。眨上眉毛,早已蹉过。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知。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何彼秾秾花自红,归车独别洱江东。鸿台燕苑难经目,风刺霜刀易塞胸。云旧山高连水远,月新春叠与秋重。泪珠恰似通宵雨,千里关河几处逢。

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

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常忧老死无人付,不料穷荒见此奇。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人间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师。

草木荣兮春归,桃李芳兮菲菲。彼日月兮如驰,人生行乐兮能几时。上林池馆变荆棘,姑苏台榭游狐狸,人生行乐兮能几时。能几时兮可奈何,当歌莫惜朱颜酡。

敌技无多莫浪传,西京元是宋山川。书生但可谋帷幄,壮士得无须彘肩。

极目双峰剑倚天,重门因设据高山。城隍尽枕溪岩畔,井邑全居水石间。

风流五日张京兆,今日诸孙困小官。作尹大都如广汉,画眉仍复近长安。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酒兴情亲俱不浅,贱生何取罄交欢。

黄流在中,惟声香祀。于荐于神,爰祗厥事。礼从多备,以进为文。尊斝三献,昭示孔勤。

丝切登盘菜,花垂插鬓幡。老人总无分,回施与诸孙。

一年一度一除夜,趱得世人霜满颠。七十三年除过了,未知除尽是何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