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得雨

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更夸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伴。
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刺水透针芽。

作品评述

《鄂渚得雨》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下雨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欢喜和感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头一夜水鸣艖,
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
更夸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
辟易炎官火伞伴。
一望阿瞒狼狈地,
村村刺水透针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江头的雨夜为背景,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诗的前两句“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生动地描绘了下雨的夜晚,江水流动的声音和来自江外的欢乐声音回荡在整个夜空中。这里的“江头”和“江外”可以理解为整个乡村或社区的范围,表达了雨水的广泛影响和人们对雨水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句“已报主人诗满袖,更夸使者雨随车。”表达了主人的诗篇已经装满袖子,同时称赞雨水如同使者一般随着车辆而来。这里的“主人”和“使者”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雨水的喜悦之情,并将雨水比作使者,强调了雨水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伴。”通过对田父和炎官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在雨中的狼狈和无助。田父的烟蓑被雨水打湿,炎官手持的火伞也无法阻挡雨水的侵袭。这里的“支离”和“辟易”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狼狈不堪,加强了对雨水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刺水透针芽。”通过对阿瞒(刘备)的描写,表达了他在雨中的狼狈和困顿。同时表现出雨水的力量是如此之大,能够渗透到每一个村庄,使针芽透出土壤。这里的“刺水透针芽”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渗透力和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们反应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通过对狼狈景象的描写,突出了雨水的重要性和力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朴素而深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们对雨水的赞美。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荷锸遍阡陌,咸乐及时耕。桑埂翠阴老,稻坂黄云平。积爱发谣诵,连屋歌壤声。春山映酒艳,秋篱挹金英。我滞亦已久,欲往摇心旌。有时递信音,展转思盍并。重当买孤航,展拜陶渊明。

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腊月如春众芳吐,繁华时节却萧条。

这回空过二十年,肉重不能飞上天。抖擞衲头还自笑,囊中也没一文钱。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阑干。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千叶芙蕖白玉肤,一樽沆瀣碧琳腴。极知俱出氛埃外,我亦秋风山泽臞。

旧藏自是承平物,新轴收从古道旁。人间好事戒多得,防有雷霆下取将。

蟠木离奇愧豫章,几年封植荷恩光。石渠久缀英髦后,金没深惭学识长。御墨奎文瞻列圣,雷尊篆鼎备三王。愿言夜德酬荣遇,宁复矜才似智囊。

凹沼几平岸,晴云故出溪。已添新绿润,尚有暗芳栖。风雨将春去,樽罍欠日携。归田吾未果,愧尔杜鹃啼。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虞琴起歌咏,汉筑

七里滩头曾识面,五峰城里又逢君。人间一瞬白驹日,世事几番苍狗云。奇骨谁当侯万里,匹夫那可帅三军。试凭冰鉴从头问,细雨青灯过夜分。

转午闻鸡日正长,小亭方丈纳空光。绿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

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眼波低处事还新。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可怜虚度琐窗春。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请君_此,更伴顷刻笑谭香。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世事何曾挂齿牙,只将放浪作生涯。有时掬米引驯鹿,到处入林求野花。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等闲一日还过却,又倚柴扉数暮鸦。

乌帽持觞鬓似银,近前不怕相公嗔。未知此日殷勤意,曾到深村作苦人。

冷饼细生菜,老翁殊未衰。仍寻旧旛胜,一笑伴诸儿。

几岁不出门,一朝事远游。长安初岂远,孙客难淹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