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寻张籍不见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
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唐代王建创作的《扬州寻张籍不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后得知你在楚城,
我在扬州的寺庙里寻找你的名字。
西江水很宽,吴山很远,
但我却向北方驶向船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后寻找朋友张籍的情景。诗人得知张籍在楚城后,来到扬州的寺庙里寻找他的名字,但并未找到。诗人离开扬州时,他坐船向北行驶,虽然西江水很宽,吴山很远,但他仍然怀着对张籍的思念离开。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别后得知张籍在楚城,接着诗人来到扬州寺庙里寻找他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西江水和吴山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凸显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开扬州的场景,虽然向北行驶,但内心仍然充满了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无尽的寻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居士弹一指,森罗万象皆。聊倾三昧酒,不奉八关斋。雨罢帘初卷,山迎闼自排。萧然忘世虑,心境两相谐。

倏忽向六十,萍蓬无奈何。丹心犹奋迅,白道分蹉跎。正直士流少,倾邪朋类多。阳光一销铄,不复见妖魔。

漠漠春寒水绕城,谁家可作看花行。一杯不得三人共,二月都能几日晴。梦逐莺声风外断,愁兼草色雨中生。画船载妓南湖上,不似年时放浪情。

我生为文章,与众常不偶。出其所为诗,不笑即嘲诟。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年来知所避,不敢出诸口。时时未免作,包以千袭厚。低心让儿曹,默默众人后。见君不能已,颇亦陈所有。君岂少取之,时以佳句授。幽弦喜有听,清唱慰孤奏。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

少年贪读两行书,人世乐事都如愚。而今却欲释前憾,奈何意气难如初。每逢花开与月圆,一般情态还何如。当此之际无诗酒,情亦愿死不愿甦。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见奇花光彩舒。人与花月合为一,但觉此身游蕊珠。又恐月为云阴隔,又恐花为风破除。若无诗酒重收管,过此又却成轻辜。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薜白鸟飞。

春晓轻雷,采彩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暗淡江村路。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汴水一湾秋色冷,中原千里暮云低。

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丝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数声轻叩。已自锵琼玖。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歌阑后。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腰下别悬新印绶,座中皆是故交亲。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不才当退缩,何况国阽危。犹事毛锥子,欲攀丹桂枝。人怜无好命,自笑不知时。且尽一樽酒,高歌殿两眉。

谁识芗林秋露。胜却诸天花雨。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参取。参取。滴滴要知落处。

秋崖秋壑两般秋,湖广江东事不侔。直到南康论体统,江西自隔两三州。

灯火频挑只管残,雨声终夜恼空山。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

蒙泉清徹底,更不著纤尘。滕阁曾逢月,花屏又遇春。采芹尊秀士,拔薤抑强民。只恐芝泥召,催归侍紫宸。

驻马绿阴下,离人正忆家。可怜桃李树,犹有未开花。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