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六首

北山高处望乡关,一度登临一解颜。
目力穷边无限意,应难写向画图间。

作品评述

《颂古十六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山高处望乡关,
北方山高,我站在山上俯瞰乡关,
一度登临一解颜。
曾经一度登上高山,我的心情得到了舒展。

目力穷边无限意,
我的视线无法穿越边关,却有着无限的思念之情,
应难写向画图间。
虽然难以用笔墨描绘出边关的景色。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站在北山的高处,俯瞰着乡关,引发了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然而,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通过目力穿越边关,将乡关的景色绘制在纸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离乡背井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眺望着乡关,虽然目力有限,但思念之情却无边无际。诗人意识到用文字无法完全表达出他内心的感受,他感叹着自己难以将所见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整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现了诗人深深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会被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所触动,感受到离乡背井者的思乡之苦和情感的宣泄。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雁峰削玉锁层阴,彷佛梅阳瘴面春。回首揭天挝毒鼓,声怨何止十三人。

龙形江影隔云深,虎势山光入浪沈。潮蹙海风驱万里,日浮天堑洞千寻。众峰作限横空碧,一柱中维彻底金。还叱楫师看五两,莫令辜负济川心。

何处被花恼不彻,嬉春最好是湖边。不须东家借骑马,自可西津买蹋船。燕子绕林红雨乱,凫雏冲岸浪花圆。段家桥头猩色酒,重典春衣沽十千。

投闲归里闾,幸与故人遇。情期夙所敦,邀迓已去屡。尚嫌城阙拘,未尽林壑趣。导河高其梁,轻舟具指顾。寒花黄被堤,秋实翠登俎。白须二三翁,相对无俗语。夷犹起遐想,恬旷绝近慕。适野讵有谋,登高亦非赋。信哉庄生言,忘我带与履。

几夜锁窗揭。素蟾光似雪。恰恨照人_枕,纱厨爽、簟纹滑。迤逦篆香簟。好坏谁共说。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今古凡花,词人尚作词称庆。紫薇名盛。似得花之圣。为底时人,一曲稀流咏。花端正。花无郎病,病亦归之命。

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悠悠子佩诗,讲座庙埃生。迥就直舍休,亹亹谈道精。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寒眠屡展转,寤言写素诚。

老杜当年鬓发华,尚言春到酒须赊。不堪诗思相料理,恼乱街头卖酒家。

故斸云根带藓移。

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娇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白水连天去,繁桃触目看。朝来有家信,稚子报平安。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师训勤诚数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诸君体我家严意,学殖毋为齿莽田。

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檥棹病三日,登楼举一觥。江山从古在,花草逐时生。南浦佳人别,西风送客行。锦鳞能自跃,献我一杯羹。

乐易陶彭泽,忧思庾义城。风流扫地尽,诗句识余情。往者不再作,前贤畏後生。君言得意处,此意少人明。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祖龙痴欲望长年,却遣君房渡海船。枉去蓬山觅丹药,桃源亦自有神仙。

姻娅托三槐,同朝得往来。迎春烦设席,举寿荷携杯。京尹俄遭难,都人亦助哀。琅琅垂绝语,烈妇信高哉。

雪残宫瓦欲生烟,已觉风光变旧年。应自东皇报春后,又扶君德进忠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