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二·花山李卫公园亭)

南徐好,城里小花山。
淡薄融香松滴露,萧疏笼翠竹生烟。
风月共闲闲。
金晕暗,灯火小红莲。
太尉昔年行乐地,都人今日散花天。
桃李但无言。

作品评述

《定风波(二·花山李卫公园亭)》是宋代仲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徐好,城里小花山。
南徐地区景色优美,城里有座小花山。
Translatio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Xu, there is a small flower mountain in the city.

淡薄融香松滴露,萧疏笼翠竹生烟。
稀薄的香松散发着露水,稀疏的竹林中飘起轻烟。
Translation: The sparse and delicate fragrance of pine trees mixes with the dripping dew, while the sparse bamboo forest emits a misty smoke.

风月共闲闲。
风和月光一同悠闲。
Translation: The wind and moon leisurely coexist.

金晕暗,灯火小红莲。
太尉昔年行乐地,都人今日散花天。
桃李但无言。
夕阳的光晕昏暗,灯火如小红莲。
昔日太尉曾在此地游乐,而如今城里的人们在花天中散步。
桃李树下,只有寂静无言。
Translation: The golden halo of the sunset fades, and the lights resemble small red lotus flowers.
In the past, the great general used to enjoy himself in this place, but today the people of the city stroll amidst the blooming flowers.
Under the peach and plum trees, there is only silence.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徐地区的一座小花山的景色。诗人通过淡薄的香松和稀疏的竹林,以及风月共存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悠闲的情景。夕阳的余辉与灯火的微光相映成趣,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诗人也提到了太尉曾在这里游乐的往事,以及现在城里的人们在花天中漫步。最后,诗人以桃李树下的寂静无言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现实的冷寂的对比。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现实的思考。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

作者介绍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仲殊的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的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

诗词推荐

子欲寻安道,吾方梦惠连。雪花成小雨,春草傍残年。悄悄论诗夜,阴阴驻客天。自惭私酿薄,一酌醉谁先。

怅惘

秋入微阴,凉生平远,小山愁绝天南。似闻还断,飞策遍千岩。叶底轻黄纂纂,恼人是、微裂芳缄。翛然胜,清真冷淡,无艳寄尘凡。澄潭。欹两岸,波光摇动,碧影相参。任西风十里,吹度松杉。我自寒灰槁木,□神处、不觉醺酣。归来晚,飞花无迹,明月满空函。

怅惘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左骨右乞}{左骨右历}。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

怅惘

脚力无穷为好山,直须勾引到禅关。柳堤雪后摇金缕,竹径风前弄翠环。宦业始知红叶落,清游终羡白云闲。此来不见文殊面,多谢岩花慰我颜。

怅惘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怅惘

维舟候新弦,薄言憩兹山。丛祠倚层阜,回阡俯澄湾。伫立心目瞿,白鹤悬榜颜。嘉名契旧隐,身疑堕其间。沓嶂森古木,荒涂翳枯菅。田空少鸿雁,谷腥富豺獌。更怀山中人,骑鹤去不还。平生抱炯介,辀张困群奸。徂谢易永久,十年閟松关。纷吾信虚薄,宿昔蒙砭顽。及兹落海峤,初心

怅惘

西风晴日过姑苏,左瞰松江右太湖。

怅惘

余年长汝父,汝季复余从。季也难为兄,文忠日从容。兄也实竞爽,立身期亢宗。可念玉雪子,王月上庐龙。枣榆曝西日,尘土吹炎风。尔欲副尔志,安得宁尔躬。有方游可远,扬名孝乃终。归来拜嘉庆,我酌寿汝翁。

怅惘

凡圣通同共一家,寂光田地看生涯。而今选佛心空去,自有丘园开觉华。

怅惘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怅惘

永日轻风起暝阴,伤春情绪苦难禁。流连节物游人意,怅惜时光志士心。桃李新芳添远思,龙蛇遗事感悲吟。知君退直饶欢趣,每向尊前赏奏音。

怅惘

都城穷腊月半破,晚来雪云应朝课。虚檐稍闻飘瓦声,六花连空若推堕。翩翩恐逐歌吹来,皎皎不受尘泥涴。试寻高处望双阙,佳气葱葱寒贴妥。遥知万马驾紫宸,把烛天街听宫鏁。吾人岂解占丰年,但喜酒樽宜附火。石鼎香浮北焙茶,洪炉壳爆宣城果。陆珍海异厌下箸,别索百种烦烹和。

怅惘

浮气列下陈,天净澄秋容。朝暾何处升,偏偏认微红。须臾眩众采,阊阖开九重。金钲忽涌出,晃荡浮双瞳。乾坤豁呈露,群物光芳中。谁知雷池景,乃与日观同。徒倾葵藿心,再拜御晓风。

怅惘

我家山阴道,湖水淡空蒙,小屋如舴艋,出没烟波中。天寒橘柚黄,霜落罢亚红。祈蚕箫鼓闹,赛雨鸡豚空。叉鱼有竭作,刈麦无遗功。去年一月留,行役嗟匆匆。今年归兴动,舣舟待秋风。社饮可欠我,寄书约邻翁。

怅惘

饱食日□□。□上危亭。东风昨夜入□□。□□雪晴云□□,□遍银屏。回首叹劳生。□鼎相承。皇恩早晚□□□。□□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怅惘

万法本空,与谁为侣。道得十成,难为共语。

怅惘

试用初如江发源,斯人欠使百其年。有孙解保书如束,过我不嫌寒乏毡。郡守旧闻曾奏疏,乡人今日有经筵。纵云录后有前例,循吏艺文应并编。

怅惘

上到春山顶{左宁右页}头,更携烟雨入吾州。梅花便作乡人看,飞落酒杯相劝酬。

怅惘

壮志寥寥在,流年冉冉催。寒灯和梦照,暗雨挟愁来。白雪词难和,青山首重回。夜兰浑不寐,慨想陆机才。

怅惘

浪阔波澄秋气凉,沈沈水殿夜初长。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香袅碧云飘几席,觥飞白玉艳椒浆。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

怅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