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古意(其四)》
拼音和注音
shí wǔ zhāng hé nǚ , chū shēn hán dān t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邯郸:县名。在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平汉铁路经此。
出身:(名)指由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早期经历等决定的身份:店员~。
漳河: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