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

茶瓯唤起清昼眠,涧松岩竹谈幽禅。
秋曦忽随壮士臂,暮景已入诗人肩。
尘缘咄咄鱼吞饵,胜呈堂堂驹着鞭。
屐齿欲回还小立,隔溪明灭见江船。

作品评述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茶瓯唤起清晨的睡梦,
涧边的松树和岩上的竹子谈论幽深的禅境。
秋天的曙光突然随着壮士的胳膊而来,
傍晚的景色已经降临在诗人的肩头。
尘缘纷纷扰扰地咄咄逼人,像鱼儿贪婪地吞食饵料,
而胜景则堂堂正正地展现,像马儿奋蹄而行。
即将回去的屐齿,还停留在小径之上,
隔着溪流,明灭间可见江船往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禅僧一同游览鼓山灵源洞的情景。诗人起床喝茶时,茶香唤醒了清晨的宁静。在山涧边,诗人与老禅僧谈论着幽深的禅境,岩上的竹子和涧边的松树都成为他们的伴侣。突然间,秋天的曙光随着壮士的动作而降临,傍晚的景色也渐渐出现在诗人的肩头。尘缘的喧嚣与胜景的壮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诗人准备离开时,他的屐齿停在小径上,他透过溪流,可以看到往来的江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禅境,表达了诗人在与老禅僧同游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茶香唤醒清晨的宁静,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心境。他与老禅僧一同探讨幽深的禅境,通过涧边的松树和岩上的竹子,表达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秋天的曙光和傍晚的景色的描绘,突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幻,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诗人在描述尘缘和胜景时使用了相反的对比手法,强调了人世间的喧嚣和浮躁与大自然的宁静和壮丽之间的反差。屐齿停在小径上,意味着诗人在欲望纷扰中暂时停下了脚步,回归内心的宁静。通过隔溪看到往来的江船,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似乎暗示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禅宗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和自然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禅境的探索,诗人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超越尘世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同时也传递了对禅境和自然之美的讴歌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村圃穿荒翳,秋容变惨凄。柳疏蝉噪急,雨重鹊飞低。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若令车马到,何处有幽栖?

不能随俗办生涯,划草栽兰当理家。不见西湖林处士,一生受用只梅花。

玉海渊源懿,金闺步武高。功名千载意,翰墨一时豪。天马含风骨,秋鹰折羽毛。相逢俱白发,流涕湿征袍。

行冠乡人品,文为学者师。黄裳蕴厚德,玉律俨清规。大节人难夺,嘉谟世莫知。仪刑不可见,遗列满丰碑。

女萝施松柏,终始相因依。绳索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但愿崇勋业,上报明主知。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舍前烟水似潇湘,白首归来爱故乡。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翻翻小繖船归郭,渺渺长歌月满塘。却掩柴荆了无事,篆盘重点已残香。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妙绝天龙八部图,细看真不失锱铢。声名自足高千古,题品尤难过二苏。旌旆冕旒犹可想,鬼神人物亦何殊。君看坐位兰亭草,费尽工夫学得罪。

池中春蒲叶如带,紫菱成角莲子大。罗裙蝉鬓倚迎风,双双伯劳飞向东。

拊弄声相引,兼能辨五音。沈思调品切,句度更加吟。紧慢弦中得,凝情指法深。精英闲雅澹,停歇世途心。

除却锺山与石城,六朝遗迹问难真。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後人。

水容开皎镜,泛渚惬新秋。红树能迎客,青衣学驾舟。药栏天露洗,涧道夜珠流。自笑如拳石,难言五岳游。

思量往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汉宫。城阙不存人不见,茂陵荒草恨无穷。

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所□著法言,纪事篡实录。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尽,断简浩难续。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勗。山中假余年,不远尚可复。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月明南北两瑶台。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梅花多处载春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