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
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
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作品评述

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
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
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中文译文:
高低参差错落的竹子和松树,绿叶积聚又挂留风。
小路一直延伸到阴溪里,寒气兴起在炎热的空气中。
轻盈的云朵低垂在青草上,片片的水面静静地蓄含着虚无。
只见到洋源的牧人,心灵与自然的造化功力相通。

诗意:
这首诗以形象的描述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竹子和松树交错生长,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小路蜿蜒穿过阴溪,将寒气与炎热的气息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中,轻盈的云朵低悬,草地静谧,水面平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述了洋州的美丽景色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赏析:
该诗采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描写,揭示了洋州的清幽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高低错落的竹子和松树与寒暑交替的天气形成对照,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不断流转的美丽。诗人还通过描绘云朵低垂、草地静谧和水面平静的情景,表达了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宁静和和谐感。最后两句“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以牧人为代表,显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强调人与自然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呼应,共同呈现出美妙的景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诗词推荐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露地全牛何湿湿,岂比汉阴负井汲。拈出老胡向上机,便知挂一不成十。

寿艳樱花秋艳枫,夏初嫩绿间深红。高僧九十声如罄,日饮清泉伴古松。

近南逢剧暑,多病客难禁。与物甘同静,何人肯见寻。望云生远梦,看月得禅心。咫尺西关路,输君杖履临。输君杖履临,草径静深深。野鸟随晴步,邻钟答晚吟。飞沈皆有趣,穷达付无心。对月悭於酒,寒泉聊一斟。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徒流杀人血,神器

东郊无地不苍苍,日气融和自有香。最是游人行乐处,不寒不暖昼偏长。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欲识画工真妙手,画人须是画精神。孔门诸子工无比,画出当时活圣人。

捷径指终南,索价讥少室。穷达岂无命,踏地胡不实。之人吏海隅,所吐百未一。夷涂澹无营,君其有终吉。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鑴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绍圣同年今几家,泛然游宦偶天涯。先因避贼来江左,身欠看山到永嘉。世禄相期会腾踏,束书宁复漫咨嗟。我今山色催归意,君政黄紬稳听衙。

春正浓时月正圆。华堂初燕喜,雨真仙。霞衣相对旧貂蝉。人间少,福寿子孙贤。□□佳非烟。花光羞粉艳,敢争妍。笑歌声里捧金舡。深深愿,松柏永同坚。

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遥怜远客情,寂寞谁晤语。平生气轩昂,失意今易与。有酒即佳晨,无兵皆乐土。微吟对节物,林静幽花吐,悠悠念乡邑,耿耿悲豺虎。知有济时才,从横在谈尘。功名恐未迟,老翮期更举。

银脑玉蹄驹,金鞭问妾家。窗开桃叶渡,小艇在荷花。

溪风紧。溪上官梅整整。万木寒痴吹不醒。一枝先破冷。梦断香云耿耿。月淡梨花清影。长笛倚楼谁共听。调高成绝品。

僧话磻溪叟,平生重赤松。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吟坐倦垂钓,闲行多倚筇。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

南湖沈叟爱吟诗,诗似当年杜牧之。一日干戈不相见,令人双鬓欲成丝。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风猎乱香如扫。又是粉梅开了。庭户锁残寒,梦断池塘春草。情悄。情悄。帘外数声啼鸟。

风前橄榄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开。静默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