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姑苏有感

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

作品评述

《过姑苏有感》是明朝诗人孙良器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以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为背景,描述了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吴城外尽烽烟,
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
稻粱今有几家田?

诗意:
东吴城外的烽烟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只能乘船逃离。诗人看到南飞的雁群,不禁感叹它们是否曾经飞过他的故乡,而现在又有多少人家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

赏析:
这首诗以东吴城为背景,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百姓的流离失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写秋风中南飞的雁群,突显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今天的失落。最后一句“稻粱今有几家田?”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乱世的无奈和对家园未来的担忧。整首诗写景入情,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局的关心和对于家乡的眷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诗词推荐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又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垂老无端用意乖,谁知道侣厌清斋。如今又采蘼芜去,辜负张君绣靸鞋。

丘公已殁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清白旧家声,论交得宁馨。摛华吐凤赋,闻礼堕鱣庭。潘夏叨连璧,荀陈更聚星。膠投思固漆,渭浊许过泾。合坐怀妍唱,分诗写素屏。情深方柏悦,性懒自榆暝。短羽偏惊月,羁游剧泛萍。北梁催税鞅,南郡阻繙经。晓色三竿日,离歌十里亭。期君促西上,相遇在神坰。

据坐凝眸语未形,一槌直下意何明。倒行此令如相委,无限清风动地生。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平分冬气恰经旬,天应新阳产异人。家世旧来推硕学,胸襟自许作良臣。不应莲幕淹留久,会见枫宸拔擢新。但愿朱颜长不老,稳看他日画麒麟。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暑入秋来午更强,风排两遣晓差凉。如何遶砌千枝蕙,只是开门一阵香。

乱石崖边花蹙锦,斗鸡峰下麦翻云。青螺着地山浑翠,丹饼乘天日半曛。

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柘叶青青如鼠耳。横山渡品浪成堆,认得刘郎般子来。物情时事不须说,且喜新岁同衔杯。少年鼻哂轻流俗,敛锐收豪今碌碌。敝裘常带客尘缁,双鬓不如春草绿。东风吹愁入我心,使我啸叹成悲吟。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

翠鬓双妥未梳头,纺纬车边坐欲羞。几度采桑归较晚,阿孃疑看落花愁。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剑壑秋风起暮烟,寒泉落木自依然。翻因解组重来日,悔别青山二十年。

洽礼既陈,谐音具举。有条斯牲,孔硕为俎。维帝居歆,介我稷黍。乐哉有秋,翳神之枯。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夫没姑嫜老,年芳鉴珥新。孤峰晴后雪,硕果剥中春。命义生无愧,言容死未陈。西风吹拱木,双剑合龙津。

蹇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浮生均是大槐宫,永日聊便竹簟风。若要语言求要妙,犹将笔墨画虚空。一区聊寄尘嚣外,万景皆归眺望中。敢似越鸡孵鹄卵,正惭云将问鸿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