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送白教谕之昌邑》
拼音和注音
yī jiù zhōng shān shì , zhǎng rán jí mò h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山:中山zhōngshān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兼……赵、宋、卫、中山之众。——汉·贾谊《过秦论》又非尊于…中山之君。
依旧:(动)照旧,像过去一样:山河~。②(副)仍然,还是如此。[近]依然|仍然。
即墨:复姓。汉有即墨成。见《汉书.儒林传》。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时为齐邑,秦置县,北齐废。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依旧中山氏,长然即墨侯。
衣宽存礼乐,箧敝裹阳秋。
渤日流红晕,盐花上黑头。
到时图海市,东去是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