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池

一道香沟压郭西,粉墙低护石阶危。
短碑数尺镌何字,清泰三年凿此池。
桥市浣衣无空处,庙门卖卜有灵时。
碧桃自趁东流水,暗老春光水不知。

作品评述

《涌金池》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一座名为涌金池的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池塘的美丽和它所象征的富贵繁荣之意。

诗中描述了一个香沟压住了郭西的场景,沟旁的粉墙低垒着石阶,形成了一种崎岖不平的景象。诗人提到了一块短碑,碑上镌刻着何字,显示了这座涌金池的历史和渊源。这座池塘是在宋清泰三年凿成的,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保留着它的美丽和价值。

诗中还描写了桥市上人们洗衣服的繁忙景象,桥上没有空闲的位置。庙门口有人在卖卜,这里居然偶尔会出现一些准确的预言,显示了这座涌金池的神奇和灵验。碧桃自顺着池水东流而去,池塘中的春光已经暗淡老去,水流却不知道这个变化。这种对比形成了一种哲理意味,暗示了人事无常,岁月流转。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涌金池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通过对人事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富贵繁荣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境界,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一从黄蘖逗真机,瞥地回光更不疑。着脚洞房犹乞食,那知罗刹是歌姬。

欲炼此心成古镜,清光直透太虚明。朝来一洒故人泪,依旧尘埃满匣生。

俊哉一跃透重渊,霹雳迫之去不还。却笑龙门烧尾者,依前点额在波澜。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壮哉溢目还盈耳,千骑出城歌吹起。野人一睹快争先,奔走欢呼几折趾。往年戎马偶出郊,田间弥望皆荒茅。使君笃意劝农课,尽使惰游如所教。麦欲连云桑蔽野,此心犹恐孤民社。要将治绩迈龚黄,不但文辞超贾马。编民击壤自欣欢,尽道年来百虑宽。承流宣化得贤帅,湛恩沾溉何漫漫。

山园秀色故堪餐,明月批来白玉盘。小县经年常乏俸,颓墙过午尚悬单。妇兴举案齐眉叹,婢媿添薪墨腕看。无肉纵令人解瘦,却宜相对碧檀栾。

除夜子星回,天孙满月杯。咏歌麟趾合,箫管凤雏来。岁炬常然桂,春盘预折梅。圣皇千万寿,垂晓御楼开。

泉来草木滋,泉去池塘满。委曲到庭除,清泠备晨盥。

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如何不出深闺里,能以丹青写外边。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暝色依陵早,秋声

唐家内厩三万匹,画史缣缃都熟识。绿蛇连卷骨初蜕,一团旋风五花色。湿云乍洗乌龙池,金索掣断愁欲飞。奚官独立柳阴下,手把玉鞭将赠谁?

灯烬垂花月似霜。薄帘映月两交光。酒醺红粉自生香。双手舞余拖翠袖,一声歌已釂金觞。休回娇眼断人肠。

双凤衔书次第飞,玉皇催促列仙归。云开日月临青琐,风卷烟霞上紫微。莲影一时空俭府,兰香同处扑尧衣。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

山前湖水抱烟村,湖外山光隐若存。泛宅浮家聊自托,荫松藉草欲谁论。物情鱼沫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回首故园煨烬里,归欤犹胜傍人门。

明日大夫,何日侯兮。有白其苴,男爵优兮。匪朝伊夕,九冕旒兮。功崇业广,亘千秋兮。

三军不动旗闪烁,龙蛇阵上看谋略。令人长忆李将军。万里晴空飞一鹗。

谁说乡先进,能无沈隐侯。青衫今适越,白发竟依刘。道固为名累,人当与命谋。三台行渐近,且勿问归舟。

温柔之教,政治之源。瞽能诵兮可以谏,士不学兮无以言。盖成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病废壶觞懒废诗,渐参禅悦学希夷。志非鸿鹄宁憎燕,路怯豺狼更畏貍。节物匆匆愁里度,人情扰扰静中知。已营二顷亲笞笠,何日三间看塈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