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塞下曲六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hú lu hé shàng duàn péng fēi , zhí bī yīn shān xì dǎ wé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阴山:阴山yīnshān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顶海拔—米。山地大部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煤、铁和稀土金属等矿藏丰富。以狼山最为干旱,大青山较湿润。山坡低处为草地
河上:黄河边。即河上公。
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四面围起来。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葫芦河上断蓬飞,直逼阴山戏打围。
正遇胡儿新放牧,夺将宛马秃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