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

此地关情久,淳庞好士民。
向来同患难,今历几秋春。
彩棒迎新尉,绨袍说旧人。
为言昌谷老,寄语益相亲。

作品评述

诗词:《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

此地关情久,淳庞好士民。
向来同患难,今历几秋春。
彩棒迎新尉,绨袍说旧人。
为言昌谷老,寄语益相亲。

中文译文:
送走十三郎往尉汉阳,分为两首。

这片土地的关系深长久远,淳朴庞大的士民们美好无比。
自古以来一起经历困难,如今已历经了几个秋春。
彩棒迎接新任尉官,绸袍下述过去的朋友。
借着昌谷老人的话,表达了亲近的寄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曹彦约创作的,以送别朋友十三郎去尉汉阳为题材。诗人通过描写这片土地关系深长久远、士民淳朴庞大的特点,表达了与朋友共同经历困难的情感。诗中提到彩棒迎接新任尉官,绸袍下述过去的朋友,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朋友前程的祝福。最后以昌谷老人的话语作结,寄托了亲近的寄语和真挚的情谊。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词平易近人,通过对朋友和土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乡土之情的赞美和思念。诗中的彩棒和绸袍象征着新旧交替和朋友关系的延续,体现了人情深厚的传统价值观。昌谷老人的话语则体现了长辈对后辈的关怀和期望,增加了诗词的温情和意蕴。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友情和家国之情,读来让人情感共鸣,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凤历开新统,鵷鶵孤异姿。入朝承重渥,还舍拜名师。杨晏皆模范,韩陈有训辞。后生须静实,切莫事奔驰。

半世羁游厌路岐,凭鞍日日数归期。劳君树杪丁宁语,似劝饥人食肉糜。

不妨主掌旧林泉,山泽癯儒半列仙。判月可无方寸印,勘书犹有一朝权。陶人解作虫鱼篆,道号宁须金石镌。约束风烟听驱使,吾家季子似差贤。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蹋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短檠对君同泮水,虀盐不给穷吞纸。君今载纸连数艘,贫富相悬九万里。崇宁政事先方田,纷纷讼牒乱云烟。祗今列屋饱虫蠹,官折羊酒寿高年。夫子谈笑收余庆,不复尘埃生釜甑。便当痛饮天津桥,一网尽呼天下俊。

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抛过碧江鸂鶒岸,轧残金井辘轳声。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把向严滩寻辙迹,渔台基在辗难倾。

两县三仙,一心同处。遁相传授玄玄语。水云溪畔乐逍遥,烟霞洞里忘思虑。炼汞烹铅,调龙引虎。静中结正三田主。功成跨鹤去朝元初大罗

箫能妻弄玉,琴可挑文君。吹彻宁哥笛,梅妃未必闻。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凫舄鹤袍辞世纷,望三峰下礼茅君。祈年欲啖金光草,好道宁披玉检文。绝絺琳宫当日见,上方清磬隔花闻。山中倘遇陶弘景,愿乞松风与白云。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真。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远心寄白月,华发回青春。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坐席久虚温树老,心旌无奈楚风辰。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写周易。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帝诰皇喷味有余,万几无暇旋生疏。终须别置三千女,分记金华殿里书。

愁来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

漏泄东君消息後。短叶长条,著意遮轩牖。嫩比鹅黄初熟酒。染匀巧费春风手。万缕筛金新月透。入夜柔情,还胜朝来秀。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

祖后重寿,亲闱闰崇。骈庆聊休,申景铺鸿。疊壁交辉,多德焕来。亿万斯年,福禄攸同。

庐岳亭亭翠万重,悬泉千尺挂飞龙。石钟山下江如镜,映出青天五老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