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汪懋麟的《好女儿.春怨》
拼音和注音
wú duān shàng sì , yòu zǎo qī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无端:(副)没有来由:~生事。[近]凭空。
汪懋麟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原诗
隔树莺声。唤起春情。
九十韶光今已半,看梅萼凋残,桃花历乱,杨柳轻盈。
怪杀檀郎不定,宽后约、负前盟。
若道是、别离犹未久,已倏忽花朝,无端上巳,又早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