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鸂鶒着我眼,捧我心。
百舌与喜鹊,皆可予此躬眷。
白头啄黄莺,不如心有屯。
洲屿时时世之脚,江湖倏忽时空切。
一种大于江湖,
一种小于溪径。
一时浅无所托,
一时深有苦空。
惟有汩汩游鸟,
方能贬此心中穹。
摇荷乘莲在,壮志酬水间。
满目而不能触,
俗人如不能闻。
虚闻即偷鸟,
久闻焉有论。
酬水待那人,
若闻此音者此人那?
此人自重酂水间,
又当感于有水韵。
谁能喻心之苦,
吾知言之不足,道之其得我心者少。
得我心者必老,
今人而有余者甚稀。
此人能得吾言者,勇者也;
能持吾字而读遍者,明者也。
为文说兵者,百里者也;
为言说文者,出将者也。
吾已上将,曾间外邦者五;
吾已下守,来星千年者一。
吾历物理,外不见色;
吾观天地,内有此人。
此人得人之力,撑大风雨;
此人得鸟之力,胆拼色虹。
此人得花之力,香红山丹;
此人得木之力,长骨养耳。
人曰老百好山好水好人,
愿吾能老得好过人。
愿吾能老得了此事;
愿吾能老得恩兴庙。
作者介绍
李德裕的生平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书诏典册,多出其手。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开成五年(840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
公元844年,辅佐武宗讨伐擅袭泽潞节度使位的刘缜,平定泽、涟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赐封卫国公;李德裕长期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朋党斗争,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延续40年,牛李党争最早可上溯唐宪宗时文饶父吉甫与牛等的矛盾,纵观史实,文饶执政功勋卓著,威震天下;牛党执政,无所作为,国势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饶,一扫朋党,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击破回纥,威震土蕃、南诏;唐室几竟中兴,宣宗即位,嫉文饶威名,初贬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区大林乡附近)司户,次年正月抵达。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贬所,终年63岁;李德裕逝后10年被追封为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与他同时代的李商隐称他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启超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然而,与上述五个人比起来,李德裕的名字毕竟不响,之所以不响,是不是因为在“会昌中兴”和“牛李党争”的问题上,他太平均用力了呢?
李德裕在琼期间,著书立说,奖善嫉恶,备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中国象棋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