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李陵台》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以李陵为题材,表达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苦闷心情。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诗意和赏析:
《李陵台》描绘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景象,通过对李陵归乡的遥远和难以实现的渴望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流亡者的同情和无奈。这首诗词以李陵为象征,展现了一种对故乡乡愁和对离散的思乡之情的深切体验。
首句“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表达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痛苦心情。高筑的望乡台象征着远离故土的困境,使李陵无法实现回归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表达了长距离的分离和时间的流逝。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与李陵的故乡相距甚远,鸿雁隔年回指的是每年迁徙的雁鸟,它们成千上万里迁徙的距离衬托出李陵与故土的距离之遥远。
最后一句“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表达了李陵对故乡的思念如影随形,时刻不离。尽管他无法亲眼看到故乡的景象,但思念之情时刻涌上心头。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陵的命运和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流亡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它以简练的语言和凄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李陵和其他流亡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离散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