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油炭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余辉,囊空无留钱。
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作品评述

《谢人惠油炭》是宋代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困顿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人恩惠的感激之情。

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困境和对他人恩惠的赞许。首两句"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通过使用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将青藜和宝炬比喻为天禄和金莲,表达了作者对他人恩惠的珍视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荣耀和成就的渴望,但却无法预料和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煎熬。

接着的两句"檠短无余辉,囊空无留钱"揭示了作者的困顿和贫困。檠短指的是烛花燃尽,不再有余辉,象征着作者的境遇趋于衰落。囊空无留钱则表达了作者身无分文的窘境。

最后的两句"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则描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一灯假邻壁暗示了作者独自一人,与邻居只有一堵墙相隔,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关心和帮助。三冬废尘编则指出了作者长时间的孤独与颓废。

整首诗词通过对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人恩惠的感激之情。作者在困苦的生活中,对他人的帮助和关怀倍加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寂寞孤独的抱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困境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轻包短策难将带,记得西风月上初。

梅梢柳眼弄春娇,云暖南山腊雪消。近郭樵渔成野市,远村箫鼓隔溪桥。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

伐彼槎蘖枝,放于冰雪浦。游鱼趁暖处,忽尔来相聚。徒为栖托心,不问庇庥主。一旦悬鼎镬,祸机真自取。

老情诗思关何处,浑是湘南水岸头。残白晚云归岳麓,浓香敉菊满汀州。静寻绿径煎茶寺,遍上红墙卖酒楼。西洛分台素拘检,绣衣不得等闲游。

子任高和逸,吾当噬嗑劳。生年虽后子,未老得无焦。

击鼓坎坎,吹笙呜呜。绿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乌臼烛明蜡不如,鲤鱼糁美出神厨。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愿神来享常驩娱,使我嘉谷收连车;牛羊暮归塞门闾,鸡鹜一母生百雏,岁岁赐粟,年年蠲租;蒲鞭不施,圜土空虚;束草作官但形模,刻木为吏无文书;淳风复还羲皇

秋尽江干雁影低,怀人只隔乱峰西。生憎流水为衣带,却笑浮云学马蹄。霜下晓枫红历历,烟中寒柳碧凄凄。相期不共钱塘月,空负扁舟下霅溪。

百非路绝透离微,回句情忘发上机。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与黄。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不敢尤人敢怨天,愁来觅酒醉来眠。五穷有鬼遍相虐,九转无丹别自全。游食惧违新下令,力耕苦乏旧存田。灵台坐受忧兵触,荏苒霜华剥鬓玄。

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平生独往愿,颇得山林趣。轻阴春漠漠,淡日随行屦。犹嫌影趁人,特入深深处。

苦柏丛篁与屋齐,野云常宿药栏西。鸥情久定看春雁,鹤梦初惊怪午鸡。叶溜每令山犬吠,月明常赚夜乌啼。隔桥景物应如待,日引幽人过鹿溪。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东风初暖酒难销,五马行春罢趁朝。道畔棠阴同召伯,堦前蓂荚别唐尧。下车正是尝新笋,得句何妨寄旧僚。预想郡斋公宴处,桃花凝露柳垂条。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马向铺钱埒,箫闻奏玉台。人疑卫叔美,客似长卿才。借问游天使,谁能取石回。

秋窗夜雨湿晴空,水国新凉满袖风。更向西湖见西子,御风如过紫霄峰。

后念起时前念灭,起灭之念何尝别。唤取机关木人问,从头弄尽元无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