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沅江书堂

沅江水有梁与罾,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无以私智为公卿。

作品评述

诗词《李氏沅江书堂》是宋代作家王安石所作,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沅江水有梁与罾,
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
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
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
无以私智为公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书堂位于沅江之畔的景象。诗人称赞沅江水的清澈,并提到了梁和罾,这是用来捕捞鱼类的工具,暗示着江水丰富的资源。沅田边种满了桑树,可以供养蚕丝的养殖,展现了该地区的农业繁荣。诗人称赞这片土地的主人,因为他不以射猎来谋求私利,而是专注于修养自己的情操。

诗人提到了书堂,暗示着这是一个学问荟萃的地方。每天诗书时刻开合,学者们佩戴着官帽,满堂相互交流,互相迎接。他们都努力追求高尚的论述,不以个人的智慧来谋求私人的功名地位,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时期士人的风尚和儒家思想的精髓。诗人以自然景观描绘了沅江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赞扬书堂中的学者们,强调了学问和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学者应该为公共利益而奋斗的价值观。

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纯粹学问的向往,倡导士人应以道德修养和公共利益为重,而不是追逐个人功名和私利。这与王安石在政治上推崇实用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学问的追求,是一首具有哲理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gH生回沟。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船舲状龙鹢,若负宫阙浮。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不知新都城,已为

冷澹一堤枯柳,孤高九里寒松。行尽北山烟雨,白云深处闻钟。

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海角天涯,寻朋访友,悄无一个知音。*争人我,财色利名侵。闻说邪淫妄语,拼身命、一向钻寻。真常教,余言直劝,返报怨还深。休休宁奈也,澄清默运,摄养真心。混元一*,升降定浮沉。迤逦收归宝鼎,纯阳就、点铁成金。通玄妙,群魔消散,方显鬼神钦。

和楚人,兹楚地。泣玉山,无所记。但见楚人夸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傥有鬼,定无足。

待诏直东华,归休每日斜。职连词客苑,俸入酒胡家。檐网长萦絮,庭砖欲过花。知君未出院,应草侍中麻。

山北山南草木青,杜鹃入夜不堪听。月明一种相思处,遥见天边婺女星。

春风零落后,秋圃恨开迟。总是宜男草,傍人也未知。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昨夜起观星,北斗悬中天。牛女隔河汉,跬步不得前。东方有一士,被褐露两肩。积雪寒蓬庐,中心常泰然。高歌商颂篇,激烈浮云旋。士心亦何求,长为知者怜。

休官鼓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学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

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

三的朝露借恩光,剩种江梅作洞房。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

鸡鸣平旦未为迟,恰是山房睡觉时。著屐起寻溪上路,野梅犹有未残枝。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

一年春事雨声里,十里扬州梦想边。眼底名花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

翰墨平生友,江山数面亲。诵骚悲楚国,访古失秦民。丘壑岂无趣,尘埃空此身。风行思数数,粮食厌频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