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沅江书堂

沅江水有梁与罾,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无以私智为公卿。

作品评述

诗词《李氏沅江书堂》是宋代作家王安石所作,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沅江水有梁与罾,
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
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
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
无以私智为公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书堂位于沅江之畔的景象。诗人称赞沅江水的清澈,并提到了梁和罾,这是用来捕捞鱼类的工具,暗示着江水丰富的资源。沅田边种满了桑树,可以供养蚕丝的养殖,展现了该地区的农业繁荣。诗人称赞这片土地的主人,因为他不以射猎来谋求私利,而是专注于修养自己的情操。

诗人提到了书堂,暗示着这是一个学问荟萃的地方。每天诗书时刻开合,学者们佩戴着官帽,满堂相互交流,互相迎接。他们都努力追求高尚的论述,不以个人的智慧来谋求私人的功名地位,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时期士人的风尚和儒家思想的精髓。诗人以自然景观描绘了沅江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赞扬书堂中的学者们,强调了学问和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学者应该为公共利益而奋斗的价值观。

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纯粹学问的向往,倡导士人应以道德修养和公共利益为重,而不是追逐个人功名和私利。这与王安石在政治上推崇实用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学问的追求,是一首具有哲理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锡山落在暮云边,几载无书寄老仙。公艺九龄余望八,梦商史稿觉恓然。

千峰一寺远,云满跏趺处。无客伴孤禅,悬灯照深树。

春色遽如许,春愁一望赊。帘低宜著燕。柳暗欲藏鸦。鸠妇催疏雨,蜂臣趁落花。只愁清景促,无计驻曦车。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湘川湘岸两荒凉,孤雁号空动旅肠。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年华蒲柳雕衰鬓,身迹萍蓬滞别乡。不及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湖绕江环云雾封,山魂水魄有无中。纱帷春拥柔柔梦,罗带秋袅袅风。陶令锄归烟笼月,谪仙笔纵气吞虹。沉浮几许鲲鹏志,净化凡尘见碧空。

文行学曾颜,才名孰可攀。仁风清郡国,和气满江山。暂抑提雄漕,行当簉近班。须知揽辔暇,大智养闲闲。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媿里闾情。追思二纪暌离事,喜极翻成涕泗横。

佳人无对甘幽独。竹雨松风相澡浴。山深翠袖自生寒,夜久玉肌元不粟。却寻千树烟江曲。道骨仙风终绝俗。绛裙缟袂各朝元,只有散仙名萼绿。

晚步洛河滩,河滩石万般。青黄有长短,大小或方圆。考彼多无数,求其用实难。琅玕在何处,止可使人叹。

宫槐分影直,官柳着行疏。画栋飞翚远,晴霞散绮馀。池邀山简马,水胜武昌鱼。只恐封泥召,骖鸾上帝居。

五髻峰头望海东,烟重重又水重重。同人相见论心事,又得西来一信通。

雨窗思昔日,不见半年余。别后几回梦,中间三寄书。兵戈吾幸免,踪迹尔何如。世事难如意,同心却异居。

魏生被责灌将军,股栗如何不自陈。若使当时有英气,肯为丞相扫门人。

荏苒秋光虚度,玩月池台,登高楼阁。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凄凉细雨,洒窗飘户,漏永更长,枕单衾薄。梦里惊鸿唤起,坐对寒缸,犹听晨漏残角。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恶。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还类金铄。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纵欲凭江鱼寄往,漫霜毫频握,几时

霜冷留宾发,心融篆贝经。疏金重锦诰,琢玉璨之庭。方禄参军养,俄丹寿母铭。可怜萱草露,也解泣仪形。

浯溪一峰插天齐,上有李唐中興碑。肃宗勳鄴愈烜赫,次山文字真崛奇。我昔为州坐兩載,吏鞅束縛马就羈。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遺。兹游得遂償素願,況有文字古一夔。周遭巖壑尋勝迹,摩挲石刻立多時。野僧半解知人意,滿巵笑岘酒一杯。

数椽茅屋傍山开,横麓平檐雪满堆。耳畔春风还料峭,田家钱矰尚尘埃。鸡豚诧客穿篱入,牛马驯人际晚回。何事邻翁喧笑语,为储旧穀接新来。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读我壁间诗,清凉

三荐渠能老一儒,班超投笔好从吾。功名到手身先死,诗礼传家道不孤。千里新封从马鬣,百年余庆萃鵷雏。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