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甬东

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
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
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
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春。

作品评述

《哀甬东》是清代李邺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战垒村村见,
愁云日日浓。
乱骸争白草,
旧鬼失青松。
不断三江鼓,
难消八月烽。
山居何处好,
比屋有新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哀悼和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感受。作者感叹战争给乡村带来的破坏和悲伤,愁云密布,痛心于乱葬的尸骸争夺着稀疏的白草,古老的墓地中的青松也逐渐凋零。诗中提到了三江鼓声不断,八月的战火烽烟难以平息,彰显了战乱的持续和猛烈。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认为相比之下,山居生活更加美好,仿佛住在山中就能拥有新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愁云、乱骸、失青松等形象化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悲痛。同时,诗中的三江鼓声和八月烽火的描绘,营造出紧张和苦难的氛围,展示了战乱的残酷和持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山居被描绘为一个安宁、宜人的地方,与战乱的现实形成对比,彰显了作者对宁静和幸福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短小精悍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悲悯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细腻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引发读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思。同时,山居的描绘也给人以希望和寄托,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作品。

诗词推荐

松石琴薦松石为琴薦,鳞皴状颇奇。补天虽变质,映涧尚含滋。静砌和烟立,虚堂带藓移。最宜弹别鹤,况有旧栖枝。

茶边水经。琴边鹤经。小窗甲子初睛。报梅花小春。小冠晋人。小车洛人。醉扶儿子门生。指黄河解清。

客程因太早,却费一更眠。落月已归海,残星犹在天。橹声荷叶浦,萤火豆花田。隔岸谁家起,青灯远树边。

哆哆啝啝,搭猱左科。吃十方饭,唱快活歌。任疏慵,没礼数。赶则去,招则住。住似著衫,去如脱袴。禅徒苦口劝和光,捏聚虚空要泊路。

天地合德,睿圣昭彰。累赠太傅,俄登魏王。雄名不朽,奕叶而光。建国之兆,君临万方。

喜浮瓜,恐沉李。说破浮瓜,自然悟理。自今后、休炫文章,更不须讲礼。水云游,远乡里。休修外表,唯修向里。定喘息、永永冲和,饮长

十方义聚,和气如春。非魔非佛,无主无宾。食法二轮能妙转,不虚剪月过书云。闻韶不知味,门户喜重新。

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忆把貂裘买玉壶,重来不敢解金鱼。当时曾谒将军府,今日还乘使者车。歌管渐非人去后,楼台依旧雪消初。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结屋得胜处,群山簇画屏。春城花覆白,野路麦铺青。趁暖鸠呼妇,先时柳花萍。年年寒食近,心自欢飘零。

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人言有神仙,早晚拜晚恩。

酴醾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石阑。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世论尚迫隘,吾道亦摧藏。行歌碧云暮,坐怨瑶草芳。不如寄层梯,转盼尽八荒。飞霞曳为裾,明月缀为珰。举手招卢敖,振步谒紫皇。归续大人赋,一笑遥相望。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

虏酒不能浓,纵倾愁亦重。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野烧枯蓬旋,沙风匹马冲。蓟门无易过,千里断人踪。

临平放目渺无涯,莲荡苹汀不钉牌。雪後轻船四捞漉,断芦残荻总成柴。

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脱遗簪笏玩杖屦,招揖鱼鸟营池台。西山寂寥旧风月,百年石樽埋古埃。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余黄土堆。但传言语古味在,一勺玄酒藏山罍。邓公叹息为摩抚,重刻文字苍崖隈。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海内言华萼,谁名动缙绅。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公余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