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
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
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
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
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
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
(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作品评述

《句》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
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
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
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
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
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

译文:
风和泉水留住了古老的韵律,笙磬的声音仿佛还在回荡。
即使桂树老去,仍然散发着馥郁的香气,但黄莺已经飞走,不再等待。
尘沙弥漫,仿佛迷雾一般,长波惊起风涛。
寒鸿起飞,停在汀洲上,马嘶声响在高城中,天将黄昏。
香炉中的银烛燃尽,秋天的宫殿显得疲倦,我凝视着远方无尽的道路。
我们重逢的约定,清光倚靠在玉树旁。

诗意:
《句》这首诗词以唐代的典型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于光阴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比喻,表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离合。风和泉水代表着古老的声音和历史的遗韵,而桂树的香气和黄莺的离去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中还描绘了尘沙弥漫、寒鸿飞起和马嘶声响等景象,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重逢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清光倚靠在玉树旁,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赏析:
《句》这首诗词以唐代的典型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诗中的自然景物和音乐元素巧妙地与人生的起伏和变化相结合,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通过描绘桂树的香气逐渐消散、黄莺的飞走等形象,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中的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等描绘自然景物的词句,以及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等表达情感的词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表达了对于重逢和未来的希望,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寄托。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传递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感慨,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寺下苍山蹲玉几。两两髯龙,涧底*云起。矮屋低垣祠短李。旧题名胜今余几。驳石阑干曾遍倚。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隐隐蕉花修竹里。

谪居姜相庸奚损,贫杀无英直是清。风月分来无著处,摩挲海眼看长鲸。

门前客劝不如住,树头鸟劝不如去。廷尉重来客又集,丞相欲去门人泣。客误主人固不少,哀哉人有不如鸟。

平生中兴念,渴饮而饥食。落落不可合,令人气填臆。归来牧桂州,才人用转窄。抚摩日多暇,整整戎事饬。偏伍联浮游,坐作亲部勒。异时了剧寇,乃此诸校力。论兵较利钝,夫岂谓深识。牛刀何施宜,功乃在鸡肋。谁知我公心,抆泪三叹息。

叠金缀粟映明霞,移下蟾宫一树花。最好色香俱洗净,纷纷桂子落袈裟。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松枝为管京邑无,山翁持赠最勤渠。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余。茅齐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知。

吾爱卓子康,作邑非寻常。口不及人恶,抚字若弗遑。礼律乃并用,化嚚以为良。解马以与人,不较人自偿。

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澒声少得似雷吼,缠弦不敢弹羊皮。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夕风轻颺一池香,遥为荷花泛短航。俗子几曾贪韵胜,閒人赢和放清狂。幽栖野鹤林松黑,乱扑流萤水叶凉。会取渭川当日意,不钭终老俟周王。

剑家子骥我乡人,洞口桃花独问津。岁时他乡逢叔士,杏林花发小阳春。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

幽石封白,深要掩芳。隐德不耀,何矜色香。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後煮茧门前香。缲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殃崫雄雄方勇锐,瞿昙住住息风波。杀人作佛当头劄,覆雨翻云在刹那。

罢职非能吏,归田即老农。有诗聊度日,无字可书空。白发将谁念,黄粱且自舂。故人能问讯,家在五湖东。

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